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换与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下的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2)

时间:2023-06-18 10:45来源:毕业论文
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很多作品都单单采用一种叙述角度,而往往是将多个角度组 合在一起。现在小说中最常见的叙述视角就是第三人称叙述加人物

为了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很多作品都单单采用一种叙述角度,而往往是将多个角度组 合在一起。现在小说中最常见的叙述视角就是第三人称叙述加人物视角。这类小说在叙述的 过程中会有目的、有安排地进行视角转换。有些作品中的视角转换破坏了视角的统一性,但 大部分的视角转换都是叙述者精心安排的,虽然牺牲了视角的统一性,但对故事情节的展开 和铺垫起到很关键的效果。

(二)叙述语言的主体理论阐述

文本叙述中的主体意识的分布是有层次性的。具体到叙述语言上,就是我们所发现的 有的语句是角色人物说的,有的语言是叙述者说的,还有的语句是既不能认定为人物说的, 也不能认定为是叙述者说的,似乎叙述主体意识的各个部分都夹杂在其中了。当然,我们也 会看到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的过程,一种是叙述主体意识入侵到角色主体意识当中,使原本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138。

角色的语言超出了人物主体的控制范围。另一种是人物的语言入侵到叙述者主体语言中,赵 毅衡老师将其称之为人物“抢话”。叙述文本中叙述者与人物二者抢夺话语主体。大多数情 况下是很难察觉的。并且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判断,经常将其与“跳角”这个概念混淆。需要 特别注意的是发生“跳角”之后,叙述语言是不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依然是叙述者的语 言。“当叙述者必须把某些人物的行为动机说清楚,而这些人物却不是角心人物,叙述者就 不得不求助于另外一些办法。我们已经提到过一个方法是《呼啸山庄》或《祝福》,起用另 一个人物作次要叙述。还有一个更常用的办法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人物视角的整一性。尤 其在第三人称叙述者加入人物视角的小说,有目的、有安排地‘跳出’人物角心是常见的。”

2而“抢话”与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旦发生“抢话”那么就意味着叙述语言的主体发生改变。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抓住这个区别,也就能很好地区分“抢话”与“跳角”之间的不同。

二 视角转换与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

关于《林地居民》作者托马斯·哈代的叙述视角的选择问题,美国著名文论学家诺尔曼·弗 利德曼将其认定为是“全知叙述无作者干预”型。纵观托马斯·哈代生平创作,全知叙述这 一叙述视角的确是其创作的惯用手法,但在《林地居民》这部作品中哈代采用的两种“限知” 模式交替使用,全知叙述者和故事主人公交替充当“观察之眼”。人物视角的优点是一种叙 述权力自限,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把叙述集中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人物视角使小说故事情节 紧凑,但显然不如全知视角那么灵活。以全知视角为主,在必要的时候,在个别段落辅之以 人物有限视角。这两种视角的灵活转换为作品主题的表达和增强审美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

《林地居民》这部作品在叙述过程中对男主人公菲茨比尔斯大多数运用全知视角和人物 有限视角两种视角,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上,全知叙述者常常换用人物有限视角,让读者直视 其意识来感知他对于婚姻的功利主义,从而形成了两种视角之间的交替作用。我们不妨来看 看下面这些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1。如果医生处在别的环境里,那么仅仅是一发现那位楚楚动人的格蕾丝竟然姓麦尔 布礼,竟然是出自这么一个木材商的家庭,就足以使他即使不是把她抛到脑后,至少也 会改变他对她感兴趣的性质了。他将不会再把她的形象视为珍宝铭记心间,而是要把她 作为一个玩偶加以玩弄了。他就是这种人。但是处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不能做到如 此好色而残忍。虽然格蕾丝原先那种高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形象在他脑子里已不复存 在,但是,他又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以区别于一般的村民。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换与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下的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81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