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三国演义》中姜维形象文献综述

时间:2021-08-29 19:34来源:毕业论文
历史上的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将领,其形象的主导方面是智勇兼备的军事将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姜维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后十六回。也可能他的出场实在太晚,所以

历史上的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军事将领,其形象的主导方面是智勇兼备的军事将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对姜维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后十六回。也可能他的出场实在太晚,所以人们对姜维的关注程度远远比不上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人物,但是他是除刘备和诸葛亮之外,北伐之心最为坚决的人物。71413

一、古代关于姜维的研究

    根据《三国志》记载“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由此可见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是有褒有贬。 两晋文人对姜维及其事迹的评价,增强了姜维智勇兼备、胆识过人的形象特点,同时又增加了对姜维的批判。隋唐时期正史中的姜维形象仍受史传的影响,姜维的思想品质与唐代的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忠君思想、锲而不舍、矢志不渝精神相契合,与此同时,姜维形象在野史和诗歌中不仅逐渐摆脱史传束缚,而且得到正面歌颂,这也是姜维形象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宋元时期三国题材的主导思想是拥刘反曹,姜维形象至此已获得相对独立的文学品格,在宋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姜维北伐失败的悲悯。姜维不但在《三国志平话》中成为主要人物之一,而且与诸葛亮的关系更加紧密,且对其将帅之才、机智胆大的特点加以渲染,并增加善于通变的特点,此期间平话中的姜维形象略带江湖习气,这与作者的创作水平和文化素质低下有关。明清时期,罗贯中完成了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忠贞的托国之臣、智勇的儒将典范,且有着追求执着的悲壮精神,而后毛宗岗通过修改文本和增加评语的方式,将姜维形象进行了美化,赞美其才能,强化了姜维的忠义思想,更加突出了姜维的儒家贤将形象,并使人物笼罩浓厚的悲剧色彩。论文网

二、现当代代关于姜维形象的研究状况

    现当代关于姜维的研究十分有限。《论<三国演义>中姜维的个性特征》一文中,作者周云田仔细分析了《三国演义》中姜维这一人物形象。作者认为姜维坚定、顽强、执着的性格独特性,体现了他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奋斗精神。朱丽萍的《孤独的前行者——论姜维艺术形象的构造》一文中,作者发现姜维形象实际上是罗贯中郁郁不得却苦苦挣扎的投影。指出姜维的性格特征在于他的孤独性。齐学东的《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姜维、蒋琬、费祎论》分析了姜维作为了诸葛亮继承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历史学家对姜维的评价。齐学东认为姜维是一个忠心耿耿、胆大包天、矢志奋斗却又不顾客观形式的悲剧形象。杨海英的《<三国演义>中姜维形象悲剧探析》一文中作者深刻剖析挖掘人物形象的悲剧内涵分析了姜维形象独特性的悲剧特质,说姜维的悲剧是忠义情怀的悲剧、人生价值的悲剧、生命孤独的悲剧。而姜维悲剧的生命历程同样也代表了儒家政治理想的精神价值的失败和道德理想毁灭的悲剧,并进一步揭示了文化悲剧内涵。李宏哲的《从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看<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作者谈到,《三国演义》从整体上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历史悲剧感,姜维的悲剧更深化了这一主题。姜维艺术形象的塑造,在全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取得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姜维自至终都是诸葛亮精神和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奋斗一生,却劳而无功。作者指出,姜维的艺术形象,为全书的悲剧主题起到了点睛之妙。文中,作者分为天水受降传衣钵、九伐中原继遗志、成都身死有余哀三个部分解析姜维的悲剧形象。李兰的《略论姜维》一文中,作者分析到,姜维的一生分为归降蜀汉、北伐曹魏和假投降三个阶段,并且认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罗贯中对于假投降和归降蜀汉这两个片段的描写是成功之笔,原因在于前者使主次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后者则有赖于历史事实本身的曲折奇妙,而对于北伐曹魏的描写就相形见绌,这主要是由于受主题、篇幅和角色地位的限制而过分拘泥于史实的缘故。范志新的《姜维形象的构思特色》一文中,作者指出,姜维形象的构思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的继承;二是对诸葛亮的品质的继承;三是把姜维作为一悲剧英雄来塑造。再看王齐洲的《姜维评析》,文中作者指出,罗贯中对姜维是充分肯定的、歌颂的,并尽量使其与诸葛亮的光辉形象相接近范志新的《姜维形象的构思特色》 《三国演义》中姜维形象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106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