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时间管理倾向无聊倾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

时间:2019-12-26 20:52来源:毕业论文
黄时华等人(2010)通过改编BPS,制订了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 论文网 ,该问卷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外部刺激维度和内部刺激维度,共30道题,采用7点计分

黄时华等人(2010)通过改编BPS,制订了大学生的无聊倾向问卷论文网,该问卷包括两个维度,分别是外部刺激维度和内部刺激维度,共30道题,采用7点计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两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7和0.70 [16]。

自我价值感

1自我价值感的定义

国外以往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将自我价值感分为两类:一类是情感取向的,另一类是认知取向。从情感取向讲,自我价值感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从认知取向讲,自我价值感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外文中,人们习惯将自我价值感表达成“self-esteem”或“self worth”,而国内人们习惯将“self-esteem” 和“self-worth”区分,分别译为“自尊”、 “自我价值感”,但外国人的“self-esteem”不同于 中国人的“自尊”。在英语中“self-esteem”一般是指人们觉得自己有价值、重要,并认可自己、喜欢自己,这与汉语中的“自我价值感”的含义非常契合。因此,在介绍国内外“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及结果时,本文将采用了许多关于“自尊”(self-esteem)的研究观点,但出于对原文真实性的考虑,不改变其说法,直接引用。

从内涵上来讲,国内学者对自尊的定义也联系着自我价值感这一概念。如顾明远认为:“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所作的评价[19]。”还有一部分学者直接从“自我价值感”的角度来研究。如林崇德认为自我价值感定义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20]。”黄希庭将自我价值感的定义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21]。”

2自我价值感的测量

国外一些测量“self-esteem”的量表也可以用来考察自我价值感。国外使用最广泛的是Rosenberg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Inventory,简称SES),该量表总共有 10 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其中 5 个正向记分,5 个反向记分。该量表在成人和青少年群体中使用都有较好的效度[22]。

国内研究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时,使用的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黄希庭和杨雄(1988)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WS)。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自我价值感、一般价值感和特殊价值感。一般价值感和特殊价值感分量表都包括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个分量表,并且特殊自我价值感分量表包括人际、心理、道德、生理、家庭特殊价值感五个方面。总量表共有56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2-0.82之间,重测信度在0.70-0.85之间[21]。

时间管理倾向无聊倾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42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