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时间管理倾向无聊倾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9-12-26 20:52来源:毕业论文
心理学领域判定手机依赖的方法是编订和使用量表进行检测,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者按照各自对手机使用成瘾行为的理解,编制测查工具用以诊断手机依赖

心理学领域判定手机依赖的方法是编订和使用量表进行检测,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者按照各自对手机使用成瘾行为的理解,编制测查工具用以诊断手机依赖。近来研究中大家常用的测量手机依赖的量表有以下几种:

Bianchi 和 Phillips根据成瘾的相关文献,结合行为和技术成瘾的相关内容,以及手机使用的社会问题,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PPUS)。该量表包括耐受性、逃避其他问题、戒断性、渴求性和产生消极的后果5个维度,共27题,采用10点计分法。经测验,内部一致性信系数为0.93,具有较高的信度[8] 。这是第一个关于手机问题使用的量表,随后有不少研究者以这个量表为基本的测量工具,来进行关于手机依赖的深入研究^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Leung等人(2008)在MPPUS的基础上编制了手机依赖指数(MPAI)量表,包括4个因子: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没有,5表示常常。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9,信度较好[9]。黄海等人(2014)对MPAI中文版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不仅可以用于中国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研究,同时也是目前国内研究手机依赖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之一[10]。

此外还有国内的研究者编订的其他量表。徐华、吴玄娜(2008)等人根据DSM-IV 和相关资料中对物质依赖和行为成瘾等相关资料的描述,编制了手机依赖问表,该量表包括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等四个维度,共13题,使用5点计分法,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该量表效标效度为 0.578(P<0.01),并且各维度之间达到显著相关的水平[11]。

李厅、张嘉江等人(2015)通过统计词频的方法编订了手机依赖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关系依赖,信息依赖,娱乐依赖,共15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6[12]。

魏谨、佐斌(2016)编制了用于识别非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手机过当依赖量表,该量表共9个项目,包含突显行为、低效性和安抚性3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效标效度为0.79,总重测信度为0.81,3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56-0.68之间[13]。

无聊倾向

1无聊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词典将无聊定义为:“由于环境中缺乏可以参与的刺激而导致的一种倦怠和厌倦的情绪状态[14]。” Jennifer等(2012)认为无聊是由低唤醒状态和不愉快的情绪组成的,环境因素或个体差异诱发的,暂时性的情感体验[15] 。

国内学者中,黄时华等(2012)对无聊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无聊是“个体面对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时,因无法得到充分的需求满足,而产生的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16]。”

2无聊倾向的测量

  目前测量无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量表,一类是测量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无聊状况,另一来是测量一般情境下个体的无聊状况。应用最广泛、最完整的测量一般情境的无聊倾向量表,是由Farmer和Sundberg编制的无聊倾向量表(BPS)。该量表包括五个因子,分别是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情感反应、时间知觉和限制性,共28道题目,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无聊倾向性越高。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7-0.81之间,重测信度为0.69-0.83[17]。

Vodanovich,Wallace 和Kass(2005)修订了只含有12道题的无聊倾向问卷 (BPS–SF),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无聊倾向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两个因素。新量表的两个二阶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和0.86,采用七点计分[18]。

时间管理倾向无聊倾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42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