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09-27 10:06来源:毕业论文
国内研究现状从改革开放起,由于中国的对外政策的改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上中国政府坚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至今已初具规模

国内研究现状从改革开放起,由于中国的对外政策的改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加上中国政府坚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至今已初具规模。梁滢滢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与战略研究》一书中参考了参考了邓宁依据OLI三优势理论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梁滢滢认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处于发展的第三周期。这一时期本国企业所有权优优势增加,内部化优势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增速超过外资流入,然而对外净投资仍然为负(梁滢滢,)。对此情况,蒋冠红认为,与出口相比,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承担更高的固定成本和沉没成本。这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弥补或客服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成本。而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可能不足以支撑其国际化战略(蒋冠红,2016)。而充足的流动性或者说加强企业的流动性最根本来说就是需要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即金融发展需要达到一定水平。而徐清在文章中提到,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金融约束问题依旧严重。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干预金融市场的问题较为严重,金融抑制的现象十分明显(徐清,2015)。因而,进一步加快金融发展对于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作用。28585
李晓峰等人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以年均流量为标准分为1982至1991年,年均流量为5.3亿美元;1992至2003年,年均流量为29.1亿美元;2004年至今,年均流量达到290.56亿美元(李晓峰,2012)。可以看到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状况。李泳等人还认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井喷态势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上近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契机。不过不难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跟每个阶段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都紧密的与当时中国的经济改革情况和对外开放情况相联系。然而肖立晟、王博等人则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以债权国的身份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向外大量输出资本,且规模迅速扩大,这明显背离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肖立晟、王博,2011)。论文网
关于中国金融发展的问题,张思成从金融政策与机构环境、商业环境、银行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四个方面构建了更加全面反映中国当前金融发展现状的发展指数。结果显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且面临结构性失衡问题,特别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张思成,2012)。同时,李晓峰运用邓宁提出的ODI/GDP的方法发现,中国的ODI/GDP之比历年来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经济发展是滞后的,直到2003年之后才开始缓慢增长并逐渐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李晓峰,2012)。对此蒋冠宏通过自己建立的模型发现不管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还是存量,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都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而金融市场越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的增长则会相应的减少(蒋冠宏,2016)。可见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而当下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金融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金融约束。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融资,阻碍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效益。对此,Shaw(1972)和McKinnon(1973)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普遍纯在金融抑制现象,政府对金融市场本应由市场机制巨顶的活动进行了干预,扭曲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相应的Rajan 和 Zingales( 1998 )发现,发达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能够减少市场不完全性,从而减少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成本差异。Deimgur Kunt和Makismovic(2002)认为,发达的金融发展水平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外部资金 ,而且能确保投资者获得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信息,从而使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外部资金。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34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