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小学新生成长适应性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3-08-13 11:29来源:毕业论文
小学新生成长适应性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刘胜琳(2001)从情绪、学习结果、独立能力等指标进行研究,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适应水平分为不适应;比较适应和完全适应三个级别

1、国内关于小学新生成长适应性问题研究回顾

(1)小学新生整体适应状况的研究

刘胜琳(2001)从情绪、学习结果、独立能力等指标进行研究,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适应水平分为不适应;比较适应和完全适应三个级别,并得出一年级学生的适应水平是比较适应的结论。李靖(2013)在亲临考察过Y小学后,认为小学生在入学后会经历冲突、调适、维持三个阶段,适应性问题主要出现在学习、行为规范和自我服务三个方面。焦莹通过对大连市5所学校300多名小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逐渐适应小学的学校生活,但并未达到完全适应,尤其是对小学的规章制度、人际关系、正规课程、集体生活这些方面不容易适应。吕佩嬉(2015)则将适应分为独立性、规则、任务、人际交往和情绪适应五个维度,并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来自一线的数据和鲜活的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小学新生独立性适应最差的结论。89610

(2)小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余幸(2007)对于造成学生不适应的原因,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来进行了分析。“客观原因包括:幼儿园与小学间存在断层;儿童年龄因素。主观原因包括:家长因素;独生子女个性因素;教师因素;课程设置与评价模式;适应障碍的认识误区与诊断偏差。” 白波燕和李姝妍都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做了了解。白波燕(2010)确定个体、家庭、学校、社会这四个因素是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李姝妍(2014)从学生、家庭、学校、幼儿园四个维度分析了小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并从相应的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2、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学生问题研究回顾

孙秀影(2012)分析研究了小组工作与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契合点,并通过实践开展高校新生适应性小组探讨了小组工作解决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可行性,最后得出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这一专业方法是非常适合的结论。许文洁(2012)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初中新生学校适应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别探讨了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介入初中新生入学适应的分别运用。吴惠玲(2014)强调了社会工作者在成自适应性小组活动中角色的应用,认为社工需要平衡支持者、鼓励者、讯息的提供者、协调者、引导者、评估者多个角色,还分析了社工在小组活动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张京京、要茹娟和杜伟珍三人分别探讨了小组工作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认为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会让德育教育活动焕然一新,还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3、已有研究总结与不足分析

从以上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也有许多学者将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运用到入学适应中去,为后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研究的关注点失衡。已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学校适应上,对刚入学这一特殊时间段的适应研究少,且多集中于中学、大学的入学适应,很少涉及小学生这一重要年龄段。其二,大多研究停留在对入学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上,未能深入研究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对适应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另外在解决适应不良的对策研究上缺乏创新性。

因此,我们急需加强小组工作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挥小组的功能,为解决小学新生适应问题,提高小学新生适应能力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小学新生成长适应性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38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