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核算问题(2)

时间:2022-12-15 21:32来源:毕业论文
11 4。2核算设定收益计划负债的会计科目欠妥 11 4。3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不充分 11 4。4设定收益计划精算人才匮乏 12 4。5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核算准则规范不详

11

4。2核算设定收益计划负债的会计科目欠妥 11

4。3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不充分 11

4。4设定收益计划精算人才匮乏 12

4。5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核算准则规范不详尽 12

4。6管理成本过高 12

5 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核算问题的对策 12

5。1健全相关会计法规,保障设定收益计划顺利推行 13

5。2设定一个专门的会计科目来计量设定收益计划负债 13

5。3完善会计准则对于设定收益计划的规定 13

5。4加强对精算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核算问题

0 引言

目前,全球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老年人人数直线上涨,人们对于职工退休后的福利也更为关注,这就促进了离职后福利的蓬勃发展。但是,与英美等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的是,我国关于离职后福利的会计理论明显晚于其发展态势。换句话说,就是实践先于理论,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在离职后福利这方面的会计与国际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同时也有较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为了使我国对离职后福利的核算更为有序化和制度化,与国际更加趋同,我国于2014年正式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CAS9(2014))。新准则中第一次突破性地提出“设定收益计划”,并用了很多笔墨着重阐释了“离职后福利”这个新概念,离职后福利在准则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CAS9(2014)一发布便立刻引起了会计行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1 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的基本理论

1。1离职后福利的概念

离职后福利,是指除辞退福利和短期薪酬外的,雇佣单位为获得职工提供相关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者在职工与雇佣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福利[1]。根据上述定义,雇佣单位支付给职工一定的离职后福利一定是建立在职工能够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为我们大家熟知的养老保险完全满足定义,所以可以被包括在内。

目前,社会上的专业型人才越来越紧缺,各企业(尤其是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争夺专业人才的场面愈演愈烈,而福利薪酬待遇又是大部分人才所看中的重点,因此,很多企业承诺将会支付给离职后的职工一定的福利或报酬,以此来吸引人才为企业效力。可以预见,离职后福利在未来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2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基础理论

1。2。1设定收益计划的含义

设定收益计划,是指雇佣单位依照一定的标准(如职工寿命、工资增长率、死亡率、通货膨胀率等),预先确定未来职工退休后每期可获得的年金,并根据已经确定的每期可获得的年金,按照精算原理推算出雇佣单位现在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即义务现值。由此可见,在设定收益计划下,职工未来退休后每期可获得的年金收益水平是固定的,因此设定收益计划又称“待遇确定型计划”[2]。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的是设定提存计划,而设定收益计划因其计算复杂性和高要求性并未得到大范围的使用。 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核算问题(2):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102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