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2)

时间:2022-07-27 21:47来源:毕业论文
4 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9 4。1 大股东收益模式的改变 9 4。2 理论分析 9 4。3 研究假设 10 4。4 变量设计与回归模型 11 4。5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   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9

4。1  大股东收益模式的改变  9

4。2  理论分析  9

4。3  研究假设 10

4。4  变量设计与回归模型 11

4。5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1

4。6  实证结果及分析 12

4。7  政策建议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早期,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而来,为了巩固公有制的地位,防止外来资本产生冲击,股份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由此而产生了股权分置这一独一无二的现象。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成熟,股权分置的的许多缺陷和问题也由此暴露出来。一方面, “一股独大”的现象使得公司的政策容易被少数人控制,公司的治理容易滋生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流通股的稀缺导致市场上的供不应求现象,其价格容易产生波动,导致市场受到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在2005年正式启动,它打破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屏障,采用对价支付的方式,使得非流通股也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到了2015年,大多数非流通股获得解禁,大部分A股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由此,大股东的收益模式也改变了,公司股价决定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二级市场之上。

由于非流通股解禁以及减持股数量相当的大,其普遍性以及频繁性不断冲击着股票市场,尽管证监会采用种种措施来稳定市场,但效果微乎其微,大股东的减持行为依然冲击着市场。因此,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能够发现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为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建议,使证券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

1。2  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是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二者既有差别而又相互依存,规范分析是实证分析建立假设的前提条件,而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立足实践的基础。因此,本文先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然后收集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来得出结论。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是指在依据主观的理解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式,通过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建立研究假设,收集精准的数据资料,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的研究过程。因此,本文先采用定性分析,对已有材料进行归纳演绎, 然后收集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验证假设。

1。3  研究思路

本文第一部分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然后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的理论和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涉及的理论包括代理理论、控制权私利理论以及“隧道效应”。由于中国的特殊经济体制和发展历程,股权分置改革在股票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国外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所以本文的参考文献绝大多是国内学者所著。第三部分总结了相关的制度背景和现状。其中,制度背景主要指的是股权分置的由来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的一系列政策,之后对大股东减持的股份数量和减持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做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变量,然后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根据所做的实证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总结结论。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9706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