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整合策略的实践研究(3)

时间:2021-11-14 19:36来源:毕业论文
4。1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成为很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这种搭积木式的应用,或者称作为拼图式的应

4。1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成为很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方式,这种搭积木式的应用,或者称作为拼图式的应用让信息技术的作用变得盲目而低效,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效果一直徘徊不前,处于较低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盲目性的另一个体现是教师对整合了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缺乏思考,教师将信息技术用几乎同样的方法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学科,而不去考虑每一个学科的特点和特有的知识体系。针对性的缺失限制了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

4。2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偏低制约整合效果的提升

大部分幼儿园一线教师都能够较好的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并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软件例如WORD,PowerPoint等,通过网络搜索素材也是大部分教师所擅长的,制作简单的课件对于目前的教师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调査也显示,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软件和相对复杂的设备,教师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制作精美的课件对于教师展示教学内容,解决重难点,师幼互动,以及提升幼儿学习体验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文献综述

4。3 缺乏有针对性、相对固定的整合模式

一线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大量实践,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例如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课件或者设备,但是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尚未形成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目前仅有广东南海师范附属幼儿园探索出的“开放式讲认做玩”教学模式,茅红美,陈群波提出了“情境一探究”模式,以及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提出的探宄式的教学模式等为数不多的教学模式,在数量却显得太少,模式的表述过于笼统,缺少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部分模式内容较为陈旧,针对性也有待提升,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信息设备和信息环境。部分整合模式试图以一种普适性的模式来解决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全部问题,然而现实是课程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的众多的学科和领域,每个学科,每个领域有着各自的知识体系和特点,一种普适性的模式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所有领域和学科的整合。而一种好的整合模式必然是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也更加科学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如何帮助一线教师有效地克服面临的困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找到一种高效、实用、针对性强的整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教师自身技术水平和认识上的误区,还能够确保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达到较高的质量。教师也可以在运用这些成熟而科学的教学整合模式的过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理解。

5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对策

5。1 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落到实处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层次的逐渐加深,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融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可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融合的标准该如何评定已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评价通常是指对事物的价值的判断,是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质与量进行评价判断。首先,对教师关注幼儿的主体性是评价的出发点,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在评价这节课的好坏就要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否关注了幼儿的主体性的发展;其次,明确师幼角色的定位是评价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引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才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一个轻松、有爱的教学环境;再次,能力培养的实施情况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里的能力不仅指的是教师教学的能力,也是指对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也是评价的一个标准,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的融合就是期望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更有效的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质量。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整合策略的实践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50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