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基于有效合作的《中学思想品德》学习策略研究(4)

时间:2020-08-27 20:18来源:毕业论文
总体来说,政治教师在课堂实施合作教学经常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政治教师并没有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首先,政治教

总体来说,政治教师在课堂实施合作教学经常流于形式,为了合作而合作,政治教师并没有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首先,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学生简单的分成了小组,没有加以引导,认为分成小组学生就会自己合作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就是简单的让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的学生进行讨论某个话题或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不仅不引导学生如何合作学习,也不参与学生小组的交流,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下,学生要么每个人自己埋头钻研,要么乘机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小组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很难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其次,合作的次数越多,就证明合作学习效果越好。合作学习是课堂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不是唯一的方式,整个一堂课,学生合作交流的次数太多,会导致合作过滥,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不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后,合作学习没有全面性的评价,导致学生不能持久参与其中。有效的合作学习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异,评价合作学习的方法也应当多元化。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需要教师给出清晰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自己成绩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评价小组和个体的标准是什么。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只重视小组整体的合作成果,没有关注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学生个人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活动次数多了。难免影响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从学的方面来说

1.合作学习的小组结构及分工不当,影响学生的参与。

“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这种的学生模式下,形成了“优等生讲、普通生听”的小组合作模式,优等生在小组中夸夸而谈,主导一切,而普通生作为一个旁听者,没有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表现机会,但是,在真正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俨然成为小组中的“老师”,而这个小组又变成了传统的教学形式,优等生说了算,普通学生对优等生言听计从;优等生操纵大局,下达学习任务,帮助普通生完成学生任务。

政治教师可能预想合作学习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即整体效果大于部分相加之和。但是,如果没有制定合适的规则,就会变成“三个和尚没水喝”。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建立学习小组和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工。在实际合作小组学习中,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占据主动权,普通生默默听别人说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小组建立的时候没有合理安排,导致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此外,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到位的角色及责任,也会形成不均衡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基于有效合作的《中学思想品德》学习策略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93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