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隔代教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2)

时间:2020-08-25 21:02来源:毕业论文
2 隔代教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 2.1 性格因素 就我国目前家庭现状来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子女的孩子又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家庭的组成有

2 隔代教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

2.1 性格因素

就我国目前家庭现状来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子女的孩子又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家庭的组成有四个老人,一个孩子的现象,导致了老人对孩子都是疼爱有加,甚至过分溺爱、迁就。孩子从小在这种隔代教育的环境中长大,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变得骄阳跋扈、任性的不良性格。相对于孩子父母教育而言,老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很理性,更多的属于感性。这也是因为老人总抱着让孩子不受委屈的思想而形成的,这样反而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

另一方面,由于老人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在平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对于喜欢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都占为己有,不愿与他人分享,而老人对于这样的要求更是任其发展。对于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也常常无原则的满足,孩子在长期的环境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由个性发展,无法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当遇到喜欢的东西时不与他人分享,不能与其他伙伴友好的相处,形成一种极度自私的性格,没有朋友,甚至性格孤僻。

2.2 独立能力因素 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与美国儿童相比,我国儿童普遍存在了独立性不强、自主能力差和责任感差,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儿童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我国隔代教育。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早在上世纪的评论中就指出:凡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和产生应该有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而在隔代教育中,老人为了让孩子更轻松、不受累,不让孩子做任何的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怕孩子吃亏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游戏;怕孩子瞌睡睡不好早上不及时叫醒上课;怕孩子走路摔倒而为其铺平一切道路等。正应了我国的一句老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幕: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背着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一只手上拿着书包,另一只手上还拿着茶杯,而孩子在老人的背上还吃着面包。对于孩子过分的保护使其失去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2.3精神因素

幼儿时期是脑部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靠外界的不断刺激来进行学习的。而老人对于文化刺激比较薄弱,不能够更好的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刺激。再者,由于老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由于老人年龄普遍较高,受到历史的影响,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价值取向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导致在与孩子一起生活时,不能很好的运用科学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与冒险的行为总是立即阻止,生怕其受到伤害。

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完好的物品爱惜有加,而孩子正处于一个好奇的年龄,对于一些事物或者玩具的好奇不仅仅在于外表,有时候可能会拿一些工具拆卸,来满足其好奇心,而老人总是觉得不要浪费东西,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总是制止甚至责备,导致孩子的好奇心受到伤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孩子对于新的事物接触就会比较少,而创造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支持。另一个表现就是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差,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贫乏,无法形成完整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老人传统观念以及文化的影响泯灭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 隔代教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91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