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3)

时间:2020-05-23 22:00来源:毕业论文
1.2 马太效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厘定与说明 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中一个术语,指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1.2 “马太效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厘定与说明

   “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中一个术语,指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而“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的提出始于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莫顿,他用这一术语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结果,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又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1]7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运用在多个领域。本文所探究的“马太效应”是指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平衡性,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现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主体根据一定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渠道,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到高等教育的客体中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是指总体教育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地区或学校,这主要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数量和布局的调整、高等教育市场的调控、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等手段来进行;微观层次是指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既定的条件下,一个地区或高校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这主要是高校自身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管理效能、更新教育内容、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来实现的。其配置过程为宏观层次的初次分配和微观层次的再分配。[2]88本文主要从宏观配置层面讨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

    “马太效应”与资源配置密切相关,当资源配置长期失衡,配置路径形成一种惯性的时候,就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并且“马太效应”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对资源配置的不均起扩大作用,使得原本就存在的差距更加明显化。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为了使高等教育紧跟发达国家的脚步,我国实施了梯度发展战略,为此先后实施开展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随着这两大工程的深入与完善,一部分院校在大量资源的支持下迅速发展了起来,而另外一方面,那些缺乏资源的院校却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这种长期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好的院校得到的越多,差的院校得到的越少,这便导致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马太效应”。

2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的表现

2.1 高校间财政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政府拨款、市场筹措和学术项目。其中,财政拨款即政府直接面向高校划拨经费;市场筹措是指高校通过市场运作筹措办学经费,主要渠道包括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通过提高办学声望和教学质量寻求捐赠,吸引更多的学生并收取学费;而学术项目经费则是指高校通过承担国家和社会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问题研究项目,并藉此获取项目经费。而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财政资源分配为主,以社会自主选择为流向的财政资源分配为辅,不同高校由于在政府政策、学校声望、专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经费来源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在数额与规模上都不尽相同,即高校间财政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1.1 高校间财政补助的差异

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公立高校来进行的,因此我国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政府的财政投资。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教育逐渐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国家的教育投入依旧是有限的,从而这便导致了高校获得财政投入的此多彼少。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25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