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初中生人际关系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2)

时间:2018-12-19 19:41来源:毕业论文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1933年创立。人际关系心理学上将其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在国内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1933年创立。人际关系心理学上将其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在国内,最早由郑日昌教授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很早之前人际交往就受到了外国学者H.S.Sullivan的关注,他认为良好的人际对于自身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总结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诸多特点[1]。黄爱玲(1998)总结出中学生人际交往特征是情感性、开放性、决定性、流动性和迫切性[2]。对于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张瑞(2001)认为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会影响人际交往,如为我独尊、固执己见、自尊心强等自大心理都会影响中学生的日常表现[3]。
“自我价值感”又可称为自尊感(self-worth),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它包含了对自我的正性评价和负性评价。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0年的美国心理学家James,他提出了自我价值感的著名公式:自我价值感=成功/抱负,并指出这是动态、变化的。1951年,Bin和Melean的研究受到James影响,研究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此外,Solomon通过研究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4],丰富了自我价值感的内涵,随之而来的是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在国外越来越盛行,随后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杨雄(1999)年通过调查发现个体自我价值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庭所在地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5]。除了这些,研究者更进一步研究了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等的关系,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数据。
王宏燕研究发现,初中生学业压力,自我价值感和人际交往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6]。自我价值感可以直接影响学业压力,也可以通过人际关系影响学业压力。但目前直接关于初中生人际交往和自我价值感的研究较少,甚至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大学生,对初中生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探讨,一方面,丰富该领域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此次研究通过深入挖掘初中生自我价值感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工作者指导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并提升自我价值感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初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对河南省济源市某所中学的在校初中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55份。被试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72    46.5
    女    83    53.5
家庭所在地    城市    121    78.1
    农村    34    21.9
独生子女    是    29    18.7
    否    126    81.3
1.2 研究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7]由郑日昌编制,共有28道题目。每个问题包含“是”或“否”两种回答,“是”打1分,“否”打0分。量表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分别是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该量表适用于初中生,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 初中生人际关系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78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