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2)

时间:2023-12-12 22:00来源:毕业论文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性别有着较大联系。 研究 表明,雄性激素水平影响着攻击性行为倾向。雄性激素水平越高,攻击性行为倾向也就越高。所以,通常情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性别有着较大联系。研究表明,雄性激素水平影响着攻击性行为倾向。雄性激素水平越高,攻击性行为倾向也就越高。所以,通常情况下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更多。但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生理因素不单单与性别有关,还与气质类型有关。就算性别相同,在气质类型的影响下,还是会产生不一样的行为方式。那些爱哭、常常烦躁、倔强、好动的“难养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明显比安静、迟缓、适应慢的“启动缓慢型”幼儿多。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可以得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个人和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对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他的人际关系明显比其他幼儿差。由于他会随意攻击其他幼儿,那种表现出来的不尊重其他幼儿,导致很多同龄幼儿明显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更严重的是,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如果不加以及时引导和控制,他的攻击性行为会越来越明显。如果另一个幼儿长期受到攻击,被攻击者的心理和生理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他的行为会出现异常,常常不愿意上幼儿园,不想和其他幼儿接触,在其他幼儿接近的时候会表现出躁动不安,哭闹、逃离等情绪,这样子就对教师进行家长工作造成了阻碍。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经常脾气暴躁,不遵守规则,不服管教,喜欢捣乱,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维持秩序,要了解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所以教师对于这种有着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也是十分的烦恼。

幼儿如果在儿童期就被发现有攻击性行为,那么这种攻击性行为也会顺延到幼儿的青年期和成长期,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经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中,竟然70%的少年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1]如果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地加以干预、控制、矫治,那么,幼儿长大以后就很容易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很多行为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模式,还可以进行调整,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最应该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加强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经常留意幼儿的行为,对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幼儿需要保持时刻的注意。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发展心理学家最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论文网

在我实习的班级中,我观察到以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身体侵犯

军军,攻击性行为强烈,动不动就对其他幼儿动手,随意性特别大。晨间游戏:军军和亮亮是难得的好朋友,本来安静的搭着积木,突然就见军军抬手向亮亮的耳朵打去,而且把亮亮的积木全被推倒。晨间游戏结束的时候别人都是很安静、轻轻的收玩具,只有军军一个人,手里拿着搭好的积木,直接一大块以扔、砸的方式进行收拾,扔进去后还喜欢用玩具推搡着其他收拾玩具的幼儿。

案例二:语言攻击

苗苗,是一个性格内向害羞不说话的小姑娘,平时的自理能力比较差,有一天中午,她又大在裤子上了,老师帮助她换好衣裤。过一段时间,上厕所的时候,就听到琪琪大声的嘲笑:“苗苗又大裤子上,臭死了,臭死了。我们不要和她在一块。”然后厕所伴随着其他幼儿的呼应声,“臭”“好臭”“这也太臭了吧”。而苗苗就特别委屈,撇着嘴站在那,默默的拿着肥皂洗手。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95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