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3)

时间:2023-11-05 10:09来源:毕业论文
3。2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论文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

3。2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论文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那么写作教学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去留心他们周围的事物,将他们的发现、感受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沟通与交流,即“以我手写我心”,然而有些作文题目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没有体验过、没有经历过,甚至都不曾见过,心中无物又如何书写?例如很多城市孩子并没有过去乡村田野的经历,若让他们写相关作文自然是字词机械堆砌、言之无物。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内容缺乏真实性,习惯于胡编乱造,偏离写作教学真正想要教给学生通过书面文字来进行交流、抒发自己真实情感的目的。

3。3忽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则提出“乐于书面表达”,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难达到。通过多学期的教育见习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笔者发现有许多小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往往是老师给出话题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然而要到动笔时却又愁眉苦脸、抓耳挠腮,两节作文课结束留下几句支离玻碎的话语……甚至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有学生直言,写作文太难了,我最讨厌写作文了。如此下去,学生还没开始进行写作就已经产生厌烦、畏难的情绪,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无法展现学生个性心理。

究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没有过真实的活动经历、感受,自然也就对写作毫无兴趣,没有兴趣便使得学生一听到写作就头疼,将其视为负担。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忽略了学生才是创作的主人。

教师给出题目后从审题、选材、布局都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学生已经开始动笔后也会边巡视边“指导”:同学们描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先写远处的景,在写近处的……如此一来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觉得非要按照个“方法”才能写出优秀作文,认为写作很是困难。诚然,写作确实有些方法,掌握这些后可使作文更添光彩,但不可因此本末倒置,忽视了写作乃是写我所想,抒我所感,否则就会使学生怕写作、恨写作。

3。4范文使用不当,学生写作内容千篇一律

学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学习成长,统一教材、统一上课,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相同的教育影响,作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产生趋同性也无可厚非。但如今学生的作文仿佛是工厂流水线上产出的产品,题材狭窄,千篇一律。同一个记叙文题目大家写出来的事情相差无几,偶有一篇题材新颖、立意出众的被拿来当作范文评讲,之后便毫不意外的会出现在下一次的作文中。教师阅读范文本意想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活素材,但范文的不当使用却使得学生将写作这一本应创作的事变为了模仿。更有甚者,若恰好在买来的作文书里找到相似的题目就直接照抄一份,笔者在实习期间就遇过多次这样的事。试问,仅靠模仿、抄袭得来的作文又如何能够展现学生的真实内心、饱含学生的真情呢?

3。5作文评价方式单一文献综述

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自然交由教师批阅,后再将其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能见到以下场景:教师课前已想好整个上课流程,带上全班作业本走进教室。作文本分发给学生后便开始评讲,本次作文的主要问题是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XXX写的就很好,但XXX字数都不够,错别字还那么多……学生手捧作文,见满纸圈圈点点,作文后有时会有些评语,有时只不过一个等第和日期。而学生在看了等第后旁的批注便不管了,反正得了个“良好”,完成任务就行。这样的评价方式看似面面俱到但是实则有些流于表面,笔者认为很多学生不知自己所言何物,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心中所想,那么对于这类学生最关键的是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事,而非写作技巧上的评价。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82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