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3229字】

时间:2023-05-02 23:03来源:毕业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3229字】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34-01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34-01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普遍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办学,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企业。岗位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强调学生职业论文网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但中职学生不能因为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点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在形成阶段,又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的现实,对他们进行学习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敬业勤奋。团结合作的人格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利用好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校企两种德育途径和方法创新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工作实效性,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一。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

中职学生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而近年来,由于高中升学比例不断升高,众人拥挤高考独木桥,不可避免地造成中职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大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道德修养严重欠缺,部分学生来自单亲或留守家庭,缺少爱的引导,心里承受能力较差。而许多学校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年龄。身心特点,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忽视了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而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教化功能。学生们一提起德育,想到的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的方针路线之类的词语,这无疑是把德育的涵义理解狭窄化和片面化了。德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班会课上道德知识和规范的灌输,学生出现问题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这样的教育方式显得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德育的效果不佳。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常常对他们所受教育与某些社会现实的矛盾感到困惑,导致对道德观的疑虑和混乱,进而导致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的反感甚至排斥。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

1。能够实现校企德育资源有机结合

德育资源不仅存在于思想政治课本和班会课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规章制度,德育资源无处不在。学校里的育人良师。丰富的图书资源。高雅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具有学校特点的制度与管理是德育工作丰富的使用资源。校企结合的模式下,优秀的企业员工。独特的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特点的制度与管理等也成为德育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优秀企业员工身上具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为人处世经验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些品质和经验具有社会性和现实性品格,是帮助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宝贵财富。企业严格的管理及利益导向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各种职业纪律,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这种影响比学校的纪律教育效果要更加明显。

2。能够实现校企德育课堂有机结合

都说学校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而企业环境则是提供了现实生活课堂。实践课堂。德育内容需要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觉得德育课亲切。可信。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的结合是德育回归生活的最佳路径。在企业课堂里,重点应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国情。社情教育等,这些内容虽然不少都隐含在岗位职责。行业规范。用人标准。劳动纪律和其他企业文化之中,但还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帮助学生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适应社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在职业岗位实践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指导学生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也非常必要。

3。能够实现校企德育方法有机结合

从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看,学校主要是知识育人,课堂教授,而企业主要是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经验育人。生产育人等。注重实践和行为的养成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完成这一环节主要靠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学生在工厂实习,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行为具有约束和养成作用,企业文化对学生具有熏陶作用,生产实践和现场工人传递给学生的是直接的社会经验。因此,学生在社会。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社会。企业所要求的真实信息的体验更为直接和深刻,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德育及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使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自我完善,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特别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

1。重点抓好顶岗实习生德育工作

工学阶段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生却常常处于放羊“状态,缺少学校的管理,更缺少学校德育与企业德育的配合。因此,学校要保持和每位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沟通,为学生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实际困难,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变化,稳定学生情绪,协调企业创造最佳工作环境。实习老师和原班主任定期收集并批阅学生的思想汇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做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和思想教育。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应开展岗前培训,介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在实习期间,跟踪学生工作。生活情况,以对职工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对他们的岗前培训,上岗前考核,技能操作,岗上培训,实习岗位更换。职务提升等进行全面记录。实习结束后交一份回校保存,并定期更新,作为学校持续了解学生发展的依据。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方式除了学校对其进行德育考核外,还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德育考核,学校考核占40百分号,企业考核占60百分号。2。逐步建立开放式德育教育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德育活动内容和德育评价体系,加入到学校德育领导机构中去,营造校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建立和完善德育教育的合作框架和体系。在学校课程内容上,围绕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讲政治。讲经济。讲法规。讲道德与职业生涯。如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中,教师可安排顶岗实习学生调查企业的经营发展史及经营案例,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从自身采集来的鲜活。亲近案例中学习经济。政治知识,生积极性较高,效果较好。在课程模式上,聘请合作企业人员特别是在合作企业做出成就的本校毕业生,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职业经历,讲人生。讲就业。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们可以从学长身上看到了他们今天应做的努力及明天应走的道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来校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及时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便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对工作的适应性。

3。营造良好现代企业文化氛围

中职学校在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大量吸收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来培养教育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缩小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除了在企业的培训中宣传企业文化。制度等,还可在学校冠名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里,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宣传标语,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在全校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营造德育教育的宣传图片。画册和相关内容,让学生在真实和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企业文化的陶冶。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技能比赛。体育竞赛。户外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语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成产育人“。社会育人“的重要部分,也是积极的德育课程建设策略。我们还需要在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德育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德育课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思考,希望校企双方真正站在大德育的视角加深协作与探索,切实提高德育成效,构建有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体系。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研究【322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2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