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4526字】

时间:2023-04-29 22:47来源:毕业论文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4526字】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

一。生命教育现状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例增多,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在初中生生命存在现状的调查问卷中,有42。2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

一。生命教育现状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例增多,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在初中生生命存在现状的调查问卷中,有42。2百分号的学生对与逃生。防身等有关知识会经常关注,43。9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在突发事件中应变不及时。自救能力不强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差,论文网平时很少考虑或者注意应对方法。有44。8百分号的学生在过马路时,如果车辆较少时,那么即使当时显示的是红灯也会选择过马路[1]。可见学生关注或掌握的安全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当灾难或危险来临时,真正的逃生。防身技术才是根本。如果青少年具备了一定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则可以在遭受意外伤害时尽快进行紧急救助,避免因延误治疗时间而使病情加重,并将意外伤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教育已经不容忽视。

目前,随着生命教育的大力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其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将生命教育纳入相关思想品德课程

比如: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一年级思想品德新教材中,安排了生命教育的有关内容,第二课第二单元的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共有六个单元:(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4)永不放弃生的希望;(5)肯定生命,尊重生命;(6)延伸生命的价值[2]。

(二)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活动以班集体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针对班上的某一倾向性问题,全班同学围绕生命教育相关主题而开展的活动,如感恩的心。像花儿一样绽放等[3]。主题班会活动虽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但这种形式往往只是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进行单方面讲授,并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教育的实质,收效甚微。

(三)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活动类别很多,但在初中阶段与生命教育密切相关的有健康教育(含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六类[3]。但是很多学校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活动仅仅关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开展过程流于表面,忽略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不易激发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深刻认识,致使学生对生命的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

二。生命教育探究活动理念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凯斯西楚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Kolb),正式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的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应用―活动(体验),依次循环。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学习理论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目前,体验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与之相应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认可和推崇[4]。

三。生命教育探究活动设计

所谓探究活动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与学习活动。[5]

活动的生命教育教学中,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探究主题,参与合作探究,反思与评价。在每一个环节,学生的技能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如图1所示。

图1探究活动流程图

第一环节:确定情境,分析问题。

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学习同伴而言也是知识的来源,这一步可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目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激发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情境的确定对于学生认知策略。学习态度的形成。问题解决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同时结合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关注点和心理需求,精心选取相关典型资源,设计一些富于趣味性及挑战性的问题,创设贴近学生认知起点。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培养其参与体验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体验,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第二环节: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我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其对信息有一个选择。加工及处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建构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并不是他人引导和传递的,其基础是学生先前的知识与经验。方案的设计过程是学生综合发挥其智慧与技能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同时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与设计活动。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进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激励学生努力寻求自身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生命技能的掌握,生命价值的提升。这是探究活动的生命教育的核心环节。当学生通过探究获得一定的生命认知并产生丰富的生命体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当学生充分展示完自己的成果和体验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的探讨和交流,才能集思广益,开阔学生视野。

第三环节:评价反思,改善提升。

在初中实施生命教育,其功能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熟练掌握生命技能,并促使学生将正确的生命观念及行为转化为自身实际行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因此,评价和反思是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研究与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探究和体验后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探究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对学生行为表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逐步构筑学生认知策略。随着探究的深入,教师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反馈的方式方法,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各自的小组成员。同伴等对整个探究过程例如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活动表现是否积极。得出结论是否科学等维度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收集学生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有组织呈现,通过这些资料或材料,形成生命教育学习档案袋,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的进展过程及学生的发展经历。

四。案例研究――相城实验中学校园农耕活动

(一)案例简介

实验中学是相城区的代表性学校,在我校开展尚德校园农耕活动也符合相城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相一致,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开辟一块农耕地,是一种生态有机文化的象征,使校园变得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该探究项目主要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旨在让学生参与农作物的耕种,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该阶段的学生对实践探究活动有一定意识与经历,也能积极参与小组协作,并且对农作物耕种充满兴趣和期待。同时农作物的耕种对他们而言,易于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农耕。植物。动物。季节。气候的奥秘,尊重和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学生体会自然的韵律和滋养,学习人类与自然的沟通及其基本精神,学生在感受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中学会尊重食物。尊重土地,在播种与收获中感受生命。让学生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增强团队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包容与爱护。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和强化学生的行动力和创新力,为学生建造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

(二)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的确定

我们围绕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与目标,分析了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目标,旨在重视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如下表所示。

表1活动目标体系表

2。活动过程的设计

表2活动过程设计表

3。活动评价的设计

生命教育探究活动突破了教师评价为主体的传统评价体系,评价分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

表3活动评价量表

(三)案例实施

本研究中该活动是在相城实验中学相实农庄“开展的,参与对象是该校初一年级学生。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具体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

首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农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其次根据劳动需要分为策划组。管理组。技术组。美工组。宣传组四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由4名学生组成,分别处理相关策划。管理等工作。策划小组先组织整个活动小组的所有同学,根据初步制订的活动方案进行改进讨论具体实施过程。讨论的相关事宜为探究活动进行的时间及场地的分配等。

2。活动探究阶段

先进行前期开垦工作,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规划图对指定地点进行开垦。在此期间,活动小组谈论完成并且安排好的各个小组负责种植的农作物,小组人员进行安排时间或者求助活动负责教师进行农作物种子(幼苗)的购置。开垦完成及开垦过程中,收集学校清扫过程中的果皮。树叶。厨余等有机材料对土地进行堆肥。开垦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进行种植,为了便于试验地小组之间观察和比较,利用统一时间进行耕种幼苗的作业。而后按照之前每个小组制订的种植计划,定期对自己所负责的试验地进行浇灌除草等后期管理。

3。形成结论阶段

学生在进行校园农耕活动时实时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记录,由于学生不可能带相机手机等设备,拍摄统一由负责此项活动的老师进行,并由老师统一记录至电脑中用于存档。活动小组成员在利用课余时间,把活动过程中记录的文档资料整理成册,编辑校园农耕活动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用于宣传此活动,进而让更多人了解绿色农耕。生态农业及生态城市的概念,激发学生热爱环保的情感。

图2农耕活动开展现场图

(四)案例评价

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城实验中学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实践后的教师与学生对该活动及对生命教育的认识,笔者对本校20名教师与200学生进行了有关教师对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的认识。态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发现,95百分号的学生对该活动给出了正面评价,表示自己乐于参与并很希望继续开展相关活动,80百分号的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自己对生命内涵和价值的认识;90百分号的教师认为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学生能力,75百分号的教师表示能正确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并初步掌握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方式,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有所提高。

总体而言,本校所实施的生命教育探究活动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对此类探究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与兴趣,增长了科学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分工协作,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五。结语

在生命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经验,为学生设计生命教育主题探究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及时开展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增强其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

生命教育探究性活动设计【452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2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