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汉语國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373字】

时间:2023-04-18 23:15来源:毕业论文
汉语國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373字】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1]。具体讲,跨文化交际就是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论文网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指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进行交际时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避免因单一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2]。张红玲(2007。85)指出如果说交际能力是指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超越了具体语言和文化群体,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多变。应对自如的能力“[3]。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指标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不同角度考察,其具体内容也不同。我们仅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角度考虑,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化为以下内容。

1。认知能力。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指对对方国家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了解。包括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语体文化知识。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时间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等。

2。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指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应用于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即便不能流利地说对方国家的语言,但至少应具备用通用语(英语)和对方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利用已掌握的对方国家语言文化。语体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指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尊重对方文化。宗教信仰等,并在心理上很好地适应对方文化和交际模式,适应对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并且要有良好的心态,在接受不同文化。信仰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主动调整自己,适应周围社会环境和交际模式,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4。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指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和谐相处能力等。行为能力要求交际者克服交际中的各种障碍和突发问题,使跨文化交际不仅得体而且有效。

5。教学能力。

跨文化教学能力指能和对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包括汉语和汉文化知识)。

上述五个指标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并且有一定的层级关系,认知能力是前提,应用能力是保障,移情能力是基础,行为能力是过程,教学能力是目标。对普通人而言,提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只要做到前四点就可以了,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而言,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到第五点才算合格,所以与其他专业的人才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否则会直接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本文着力分析课堂教学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心理素质。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4]。这种敏感度和自觉性都是可以培养的。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主观上不接受这种文化差异,那么就会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这样,再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都难以很好地应用,所以健康。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第一步。跨文化意识要经过学习。感知。认识。比较。分析。理解和接受的培养过程[2]。所以教师要遵循跨文化意识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宽容。开放的心态,树立客观的跨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移情能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以足够强大的内心包容力应对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还需要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敬业精神,作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工作时不得将种族歧视。民族偏见。宗教信仰。个人喜恶带到工作中。

2。深化课堂内容,培养应用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目前这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类。文学类课程教材和其他专业的没有区别,只泛泛地讲述学科知识,忽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建设方面,没有专业针对性,所以要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材本身并未涉及这方面内容,所以教师必须深化课堂内容,在实现原有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提升层次,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如古代汉语课上学了六书“理论,那么理论知识讲解完后可设置这样的提问:请“字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用六书理论分析(左边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强化课堂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课堂上有理论讲授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能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讲就更好了。还以六书“知识为例,在问完‘请’字为什么这样写“后,可再进一步提问:若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人讲请“字的写法时该怎么讲呢?让学生亲自上讲台实践。这样安排,学生的教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利用课后作业。第二课堂,培养交际能力。

作业其实就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在布置作业时,不妨与第二课堂。学校的社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双语教学。给外国人做汉语辅导,等等。作业布置尽量采用小团体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这种模式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执行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整体规划。受篇幅所限,本文只从课堂教学角度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课堂教学可以和社会调研。海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汉语國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37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9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