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學教師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對策【1950字】

时间:2023-04-03 22:51来源:毕业论文
小學教師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對策【1950字】

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


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07

1概念界定

1。1责任心与职业责任心

责任心,一般是指个人对于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论文网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发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况志华采用CFA分析证明责任心理结构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三者构成的一元决定模式,即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他认为,三者的关系为,责任认知影响责任情感体验,两者又同时影响到责任行为的发生。

1。2教师的职业责任心

对于教师职业责任心的研究,纵观所查资料,主要有三条线:一是按责任心的三种成分结构来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责任心包括责任认知,即教师责任知识与教师责任认识能力;责任情感包括爱心。同情心。耐心。义务感。羞耻感。良心。奉献精神等。二是按职业责任心的两维要求来进一步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责任心包括如爱岗敬业。成就感。乐于奉献。热爱工作等一般责任心成分,还具备独特的教师行业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师责任行为中所表现负责任的态度与行为要求,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严于律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传道授业。对所带班级集负责的态度与行为。三是按人格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认为教师职业责任心一方面内隐于教师的在心理结构中,另一方面也外显地表现在教师的责任行为过程中。

2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对策

综观对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内涵界定,笔者认为,教师职业责任心作为一种认知。情感。信念与行为态度相融合的人格特质,包含了知。情。行等因素在内的完整心理结构。根据心理学中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即心理过程的认知。情绪与情感。意志过程到行为过程来探讨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对策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1明确教师职业责任,提高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认知

2。1。1重视教师职前。职中培训,帮助小学教师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

培训内容应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法。教师法。小学教育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职业理想。信念等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荣誉感。

2。1。2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帮助小学教师形成良好的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教育中,教育方式是关键。当然,不管何种方式,学校管理者应克服形式主义与官僚作风,不能说大话。套话,讲大道理,这不仅收不到任何培训效果,反而会让教师们对此产生反感。

2。2创设良好的软环境,培养小学教师责任情感

2。2。1健全与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培养小学教师责任情感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情感的生成,在一个公正公平的制度条件和和谐的环境下,教师才可能真正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产生责任情感。当然,良好公正的校风与教风创造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包括教师准入制度。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晋升制度及教师监督激励制度等的一系列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它不仅能保证教师们各施其职,各履其责,更能有效地对教师形成正面激励。

2。2。2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催生小学教师责任情感

教师责任情感要动之以情“,让教师们自愿积极做出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行为,除了看得见“的规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校园文化对教师责任情感的建立有着无形且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离不开生活。学习。工作在校园的每个人的身体力行,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对于自己行为的判断与价值取向。

2。3积极关注教师需要,内化与强化小学教师责任行为

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教师在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的引导下,能主动地采取正确的责任行为,即将认知与情感上升和内化为一种持续且稳定的行为表现。

教育需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光是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关注教师关心的问题,解决教师困惑的难题,解除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宿感,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进而强化其职业责任行为。一方面,行为的强化,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激励政策是否对教师产生激励,取决于政策是否充分满足了教师的需要。因此,在激励政策的制定之前,应充分调研小学教师的需要,关心与尊重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合理需要,激励政策中体现出对于不同教龄。不同职称教师需要的满足,才能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正面激励,才能强化小学教师的责任行为。另一方面,职业责任行为要求个人积极去做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分内事,并知道承担相应的后果。而在现实中,小学教师除了职业角色外还有诸多生活角色,如家长。儿女,当生活角色与职业角色发生冲突时,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冲突,从而影响职业责任行为。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教育研究者做出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更需要政府。学校和教师三个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努力。

小学教师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对策

小學教師职业责任心的培养對策【19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6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