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构建小學语文教學中的多元化评价【2263字】

时间:2023-03-26 17:49来源:毕业论文
构建小學语文教學中的多元化评价【2263字】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07-01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0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机械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勤动手多动脑,善于对知识进行搜集。整理的能力论文网。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解放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的进行探索,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学习能力。这些能力也不是凭借一张试卷就可以培养的,因此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时要推陈出新,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熟悉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熟悉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和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和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摘要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喜好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摘要识字和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喜好,和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摘要

1。答应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把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3。多用开放式的新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新问题,或对某个新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摘要

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和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2。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激发学生的喜好和主动参和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和效果,它和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功能。书面评价时,尽量注重语言的运用,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是表扬,是批评也要注重用语的委婉。

3。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而且,教学中的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让学生参和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将评价变成主动参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过程,形成积极。民主的评价关系,更有利于熟悉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构建小學语文教學中的多元化评价【226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1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