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体育教學小學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2838字】

时间:2023-03-27 22:29来源:毕业论文
论体育教學小學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2838字】

论体育教学小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93-02


论体育教学小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93-02

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都非常重视在各学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论文网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完成学校体育目标有重要意义。随着终身体育观点的发展,提出了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这是当代体育指导思想的重大改革,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因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现代体育教学的观点出发,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教学内容和锻炼方法适合学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面。而体育教学又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自我评价身体的能力。这样,就给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能熟练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是体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它要求学生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形成一定的技能,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技术。技能进行自我锻炼。

一。启发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体育观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提高锻炼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运用有效手段,积极引导。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能。学习积极的实质在于学习动机的诱发。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给他们讲授科学,而是启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爱科学“。爱因斯坦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最能激起人的情绪,振奋人的智力。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用较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述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及与文化科学的关系,对身体健康的作用等等。让学生懂得上好体育课,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手段,对身体健康对搞好自身专业学习的益处。

生动的教材往往是激发学生兴趣之源,兴趣。爱好及求知欲是紧密联系的,课堂教学越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教材内容,使其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积极思考,努力锻炼。逐步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在校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注意到自己的健康投资,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保证有一个健康身体和充沛的精力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从长远的观点来讲,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懂得自我监督,自我评价锻炼的效果和方法,这些都对学生终身有用。

二。培养小学生从事锻炼的能力

所谓锻炼能力,即从事体育锻炼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其宗旨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其一,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学生只靠从教师那里去获得传统的知识和技术,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求实精神,促进独立锻炼能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学生一旦掌握了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规律,就能提高锻炼的兴趣,形成爱好,逐步养成自觉。科学地锻炼习惯,并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有目的地主动锻炼,去努力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质以适应在未来的劳动和生活中所负担的重任。其二,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能力,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健康标准的根本保证,学生的体质状况如何,对于提高广大劳动者和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身体练习,而是追求内容全面,手段新颖,技巧更精,方式更多,价值更高的身体综合练习和生活娱乐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已学知识,已掌握的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自学,不断去获取新知识,扩大体育卫生保健知识领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在锻炼身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能力和习惯的形成,将使学生的身体终生受益,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这样做,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注意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即要达到一定的合理的运动负荷,又要满足学生的爱好和要求,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心血管系统的运动项目。知识和锻炼方法,教会学生一。二项运动技能和自我锻炼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三。对小学生进行身心健康和人文关怀

体育课的过程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学习过程就是对学生身心的培养过程。体育课的优势在于,体育课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大于一般的学科,运动时的学生,其身心处于积极的学习阶段,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会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及时得以解决,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心理。成绩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特别对性格内向和自卑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疏导,让他们在锻炼的过程中,相信自己,挑战自己,要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当中了解到自己是可以战胜自己的,让他们把奋发转化为力量,把他们对体育的那种激情挖掘出来,展示出自己优势的一面,让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又会使每个学生的性格得以相互影响,情操得以提高。

四。在抓好体育教学的同时,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校体育教学首先应从教学思想上明确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体育教学任务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时要增加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内容,精选教材,开设各个项目的选项课,增加选项课教学时数比重,以利于教师充分运用选项教学时间,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体育活动它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趣味性。自由性和人多面广,丰富多彩等特点,是开展健身事业的沃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结合自然因素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健身性强的项目为活动内容,以此巩固和扩大体育教学成果。

五。总结

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的自我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气氛,把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行动,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以实现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我们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自我锻炼能力,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体会到体育的无穷魅力。所以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关键,是为学生打好基础,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内外的体育锻炼中。

论体育教学小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论体育教學小學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283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44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