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试论國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3650字】

时间:2023-02-16 22:36来源:毕业论文
试论國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3650字】

试论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4-09


试论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4-096-0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在科技。法治。管理。组织。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包括德育论文网在内的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培养和竞争愈演愈烈,教育的国际化转型更是刻不容缓。

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凸显的是一种在经济上求同存异的总体性或共存性的倾向,国际化则更隐含着国家主体性和个性,是以民族国家的历史。国情。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前提的。因此,本文更倾向于探讨在保持民族国家主体性前提下,如何实现本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国际化转型创新问题。

一。国际化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

冲击与挑战

1.国际化对高等人才培养的冲击

随着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高校的德育环境更加开放化。复杂化,德育内容也更具扩展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标准趋同的要求下,高校德育内容应更具伸展性和包容性。高校应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宏观意识。开放心态和遵守国际基本准则的意识,也要培养他们学习正确处理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国际化形势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高校德育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

第二,培养途径。当前人类社会处于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进程中,互联网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传播平台在全球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方式。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高校德育也由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内容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转变为理论。实践。生活和网络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2.国际化对德育工作的挑战

在国际化和网络化这一突出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更加开放,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快速获得信息,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和活跃,他们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也更加高涨。然而,由于德育工作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国际化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撞。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较量,以及国际化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挑战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必须及时调整更新,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比照国际化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和模式上都存在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特性。高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生活方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政治信仰都在迅速更新。德育工作必须随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2.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强调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而言,由于信息的无限丰富和成长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敏锐多变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综合素质的需求和创造能力的期待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传统德育工作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3.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适应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德育工作者对现实大学生生活实际状况缺乏了解,不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少考虑到他们面临的国际化背景下复杂的社会关系。高强度的社会竞争和他们自身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对他们团队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国格意识的教育并未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此外,对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德育工作较弱的一环,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如何实现国际化背景下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面对国际化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充分了解高校当前德育现状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极为紧迫的问题。要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把握受教育群体――大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新的时代特征,另一个前提则是要深刻认识德育自身的本质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实践尝试。

1.深刻认识受教育群体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受国际化的各种影响,又与这30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特殊成长环境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复杂影响下,形成了80后“。90后“大学生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扩大交际圈。应对社会角色转换等诸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天生的自信,在为人处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出大我“意识弱化,小我“意识增强的特征,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再强烈关心,对自我发展和人生规划则有了更多的诉求;在人群组织机构上表现出与大众化“的分离,即大学生对适应大众需求的产品。教育内容。娱乐活动等不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小众化“日趋明显,他们更愿意追求具有个性标签。适应自身需要的社交圈子和小众活动;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功利化的特征,看重学习成绩。实习经历。奖励荣誉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克服大学生的短期浮躁心态,更要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和内在需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深入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特性

第一,发展性。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化形势下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也必然紧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调整更新其理念和模式。德育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保证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软实力“的重要基石,也必然将随着人才培养标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二,实践性。古往今来,道德范畴的理论提升。总结和传承从来是与实践分不开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只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他们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开放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网络普及的今天,任何观点和价值观都能在网上找到生存的空间,在虚拟的开放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更为猛烈。汹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经受住当前这种复杂环境带来的冲击,并且借鉴国外的管理和教育经验,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德育工作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示范性。德育作为修正学生品德。提升学生修养的途径,其榜样“的作用更为明显。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们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和实践结果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模仿的行为范式。

3.努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一,尊重本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首先在尊重德育工作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更新德育理念,德育理念创新是指人们对德育认知态度。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所进行的创新。[1]在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社会实践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面对国际化的挑战,就必然要求我们尊重德育的内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工作创新。

第二,理解德育特性,增强德育实效。如前文所述,德育工作自身有着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示范性的特征,在理解这些特性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发挥这些特性,增强德育实效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德育实效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2]增强德育实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体验式教育,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式,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制;同时细化德育目标,使之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校内外德育工作体系。如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社会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反映学生的关注点,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现实指导性,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3]

第三,注重环境育人,强化网络引导。开放的网络环境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注重环境育人必须重视网络环境的影响,正确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住德育工作的方向性。正确性不动摇。具体可以通过培养高校德育的网络道德意识,重视网上舆情。疏通信息渠道。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并且尽量改善和利用网络环境,抓住青年学生的关注点,从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深层剖析各种网络事件背后的内在本质原因,强化道德规范和引导,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

第四,改善师生关系,实现互动教育。当代大学生热爱新事物,也更倾向参与互动性强的课堂教学,在新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背景和环境中,能否深入理解和及时合理调整德育方式和师生关系,也是德育工作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改善师生关系而言,德育工作者应当改变原有的与学生接触少。对学生具体个性特征不了解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将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服务意识深植脑海,同时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社会情况,增强他们对国情。世情的真实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试论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试论國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36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92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