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對策【2951字】

时间:2023-02-16 22:30来源:毕业论文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對策【2951字】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由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公务用车的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及因公出国或出境的费用就叫做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由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公务用车的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及因公出国或出境的费用就叫做三公经费。国家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更加重视勤俭节约。精简会议,推行公务用车改革。严控三公经费,并对一些具体事项明令发文禁止,如禁止公费购买高档烟酒及论文网礼品等。三公经费的严格管理有利于高校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促进高校的行政效率。在实践管理中虽然累积了一定经验,但长久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浪费现象令三公经费的控制难以一步到位,仍然存在很多缺陷,这些问题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但在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在高校也逐渐显露出来,对高校三公经费的监督能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办学效率。

一。加强对高校三公经费“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落实好学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内部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三公经费作为维系着高校正常发展的必要内容,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需要有较为明确的标准进行具体判断。

(二)贯彻依法治校“的原则

加强高校内部的行为关联,让高校事务的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合理范围内公开透明便是依法治校“的基本要素。只有依法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严防杜绝公权力的滥用,预防腐败现象,营造出高校育人的良好教育环境。

(三)维系高校领导干部与教职工大众关系的条件

加强对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的监管后,能有效消除干部与群众间相互隔阂的屏障,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校领导实实在在做到廉政。勤政,并让三公经费的开支公示于人,能获得广大师生的信任,心无芥蒂。踏踏实实的投入工作。

二。高校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控标准不清晰,难以合理有效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表1中央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时间\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2011年\ 82。04亿元\ 2012年\ 80。96亿元\ 2013年\ 79。62亿元\ ]

从表1可见,2012年中央在三公经费的财政拨款预算上减少1。08亿元,2013年比2012年又减少1。34亿元,可见,在三公经费的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缺乏一套对于三公经费进行控制的具体。明确的标准,或有标准却与物价水平不相匹配,跟现有物价水平下的实际支出相差很大,难以衡量,因此造成部门超标现象一直存在。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则执行着更加混乱的标准。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的飞速发展使得三公经费随之猛增。若各单位不针对三公经费制定明确的报销标准对其进行约束,而仅仅采用高校之间的横向对比,则容易形成攀比现象,无章可循造成费用增加。浪费严重甚至贪污腐败。

(二)数据统计不准确,导致监管缺乏真实依据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主要在于财政拨款,但是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又不同。高校有着数量庞大的学费收入(非税收入),这部分收入中用于三公经费的统计便不在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统计中,每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三公经费统计口径,造成统计数据与实际支出之间产生很大差距。

(三)不同行政级别的存在,导致管理上难以严格执行

一直以来,国内高校均采用行政级别的管理来进行,形成了模糊性及福利性两个特征。模糊性体现在:高校在享受政策范围内的合理待遇时,还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如公车。出国费。招待费等公务支出上界限模糊,公私混用。福利性体现在:不同的行政级别享受着不同的政策待遇,不是特别需要的支出仍在三公经费的范围内进行消费,没有厉行节约。

(四)未消除行政管理模式,则难以根本控制三公经费

高校按行政级别管理的模式就是一种官办高校的表现。高校领导责任期间以政绩。福利。效益为追求的教育目标。为了得到上级领导及下级职工的考核评分,不惜使用教育经费谋求福利,浪费三公经费,破坏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对策

(一)事前控制,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健全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高校要将按制度。规章办事作为基本原则,在三公经费的支出上做到有章可循,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认真实际的抓好三公经费的管理工作,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其次,要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支出的预算工作。在预算的编制。批复及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做到预算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将公务用车的购买及使用。出国及出境。公务接待费用的各项指标进行公开,对支出标准进行透明管理。预算要科学合理,数据要有充分客观的依据,尽量按专项费用进行三公经费的开支,避免跨项目的支出,各明细项目内的超额支出自行负责。最后,要做到预算的全面性。三公经费要进行全口径统计,实现全面预算,不能在控制支出时留有借口或后路,严格按预算数据执行。将高校收入全额纳入总体预算中,禁止小金库“存在,从源头制止预算超支。

(二)事中监督,完善财务报销体系。

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实行公务卡支付制度,对于小额支出,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针对大额和特定资金统一执行转账汇款等方式,实行无现金结算“的管理模式。

严格按预算执行支出,提高预算执行的强制性,高校在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上应该严格按预算执行。禁止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还要做好防止三公经费的虚开发票。变通列支。特殊列支等现象,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单位及个人收回相关资金并进行严肃处理。设置好三公经费相应的会计科目,根据政府收支经济分类科目表,现行高校针对三公经费的会计科目设置一般为公费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出国费“等,为便于统计管理,建议高校的财务部门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增设下级明细科目,如增加使用部门及公务用车车牌号等信息,进一步强化会计专业技术管理,使得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目了然,避免因科目的笼统设置给浪费“或舞弊“现象以可趁之机。

(三)事后审计,完善监督问责制度。

首先,要完善考核体系。国内高校的领导干部执行的是任命或聘任制度,每年度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查及考核,因此,建议高校党组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对高校领导干部加强考核,不但考核工作业绩,也要考核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

其次,经费开支要透明公开。对三公经费的公示能有效遏制浪费。超支等现象。高校可在年初公示预算数,年末公示预算的执行情况,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同时还要抽取部分部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全校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分析年度增减原因。进行年度对比,找出改善的解决方法。

最后,要强化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审计的监督检查作用,在高校经费的管理中要将审计监督贯穿其中,作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的最后一道关口。审计监督不但监督三公经费的合理及合法性,更要通过有效的研究监督,找出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查缺补漏。

四。结束语

三公经费作为百姓长谈及政府头痛的一个老话题,党和政府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先,制定相关措施切实刹住不正之风。在三公经费上,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三公经费的预算。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行政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提高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高校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及形象。总言之,高校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首先要从高校财务制度的建设着手,从日常三公经费的管理上着眼。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步骤,严格监督及管理好高校内部,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利环境下,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涉及三公经费的问题。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高校三公经费”支出管理的问题及對策【295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906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