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279字】

时间:2023-02-15 12:59来源:毕业论文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279字】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当今中国众高校中,越来越看重通识教育。不仅纷纷设立通识课程,更是不断深化通识课改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当今中国众高校中,越来越看重通识教育。不仅纷纷设立通识课程,更是不断深化通识课改革,从而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之时,同时不断通过通识课教育,拓展其知识视野,增强其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仍可发现一些人文论文网精神缺失的状况。因此,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则必须从历史文化的教育中给予学生启发和指导,使当代大学生可以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进而完善其思维,拓展其视野,加强人文精神在现实世界中的指导作用。

一。高校通识课历史教育的实施

通识教育是引进的西方现代教育概念,他与传统专业化教育不同,其重育“而非教“。在通识课的设置中,他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例如,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的通识课中,开设课程包括时间简史。经典电影赏析。当代世界国际冲突。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欧洲文明的现代进程。移动互联网与科技进步。佛教文化。经典演讲。弗洛伊德与荣格。阿德勒等近20门选修课程。其课程设置主要围绕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艺术创作与审美经验“。交流表达与理性评价“。社会变迁与文明对话“。道德承担与价值塑造“等6大课程模块开展。

正是这样跨学科。多方面的课程设计,另加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来选课,最大程度的让大学生全面成长。而这恰恰克服了传统专业课的局限性。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即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

人文教育,主要是针对所有的受教育者,通过教育的方式去提升他们的知识视野,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众多培养和提高的层面,人性教育。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培养方向。既要通过教师从外去指导学生,更要让学生从内在去感悟和学习。针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利用课程去渗透,更要拓宽视野,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感悟和体验。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的。更广泛的开设课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并逐步提升对世界的理解,最终达到塑造人文精神的目的。

而信息院所开设的历史类通识课程,包括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和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两门课。前者主要介绍影响世界最重要的现代文明―欧洲文明的来龙去脉,包括其产生。发展。演变和影响几方面;后者立足学校所在地―山西晋中太谷,围绕当地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晋商展开,更集中的介绍其产物―票号及票号对世界的影响。一个立足世界文化,一个立足当地历史文化,两门课的开设,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建立了一座桥梁,从世界到中国,从古代到现代,都是历史文明的具体阐述,首先让学生学习其本身的人文科学知识,其次,通过文明和时代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拓展其历史视野。

二。高校通识课历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识课历史教育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课程所介绍到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历史通识教育中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完美的人格;三是具有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历史的思维能力。

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与学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和教师在其中就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通识教育。人文精神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学记中有一名话是这样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所以,教师的作用很大,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知识。文化。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彼此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和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这都有碍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所以,在通识课程出现后,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新确立,必将更好的将人文精神传递于大学生之间。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长久以来,在众多学科中,多会采用历史类事例来帮助讲解。历史类的课程,本身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如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时间非常长,涉猎的学科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脉络,更可以通过历史事件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世界各方面的成果。所以,通过历史类课程的教学,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扬。

像信息开设的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虽是一门主要介绍西方文明的课程,但是并非距离我们很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东方文明的发展,与西方文明进行对比,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分析和指导,使学生可以自主的分析西方文明先进的原因,东方现代文明落后的根源,以及当代中国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所以,通识类历史课程,教师不仅要介绍最基本的知识架构,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教师还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采用新型的。互动式的学习方法,积极让学生去探究。讨论和归纳总结。而且,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学校的图书馆。网络资源。音像资料。各类博物馆等,这些多样的学习方式都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资中筠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为2013级TFC项目成员进行岗前培训时曾发表题为教育与启蒙的讲话中说:比较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独立的人格,至少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有辨明是非的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我们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然后加以指导,完成论文。如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这门课,其具有非常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太谷县作为太谷帮票号的大本营,当地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三多堂也正是票号经营的集中体现。因此,除了课堂基本教学外,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三多堂,了解其历史,观察其文化,总结其特点,分析其内容。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虽主要介绍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但教师可通过探究课,让学生参与进来。如分小组进行主题讲座制作。需要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以国家为单位,分析像英国。法国。德国等现代国家的创建过程和文明特点。最后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呈现出来,所以,教师要主动给予学生帮助,侧面指导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是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包括寻找课题,发掘史料,可以自己还原自己想要了解的历史,同时,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像观看影视资料,参观博物馆等行为,间接地掌握历史研究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利用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思维去看待世界,理解和分析世界。

三。高校通识课历史教育的现状和建议

信息的通识课已开展近3年的时间,授课学生近万人。这得益于学校将通识教育摆在极高的地位。可见,学校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且从学分。学时等各方面予以保证。使其成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的办学特色,更成为学校独树一帜的招牌。当学校学生和外校学生进行对比时,受过通识教育的学生明显眼界更宽。知识面更广。人文素养更高。

但是,在广泛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具体包括:其一,学校对其认识很深,给予的支持也很大。但并非所有老师都认同这一概念,从而使通识课在全校内并不是气氛很浓,影响其教育成果和教育程度。通识课的理念,需要全校教师去理解和认同,并在有意无意间传达给学生通识的理念,而非仅仅是通识课部门教师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成通识教育,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此。其二,学生对通识课的认识不充分。学生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还未了解什么是通识教育,就开始选课上课,更多的是迷惑,对通识教育认识很模糊,甚至很片面,并未从学校设置通识课的高度去认识,所以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建议在开学第一课,由通识课教师或辅导员对大一新生进行通识教育的介绍,不仅让他们了解什么是通识课,更加深对学校办学特色的理解。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论高校历史通识教育与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养【327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75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