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3448字】

时间:2023-02-15 12:54来源:毕业论文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3448字】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91-02

腾讯公司于2011年1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91-02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一跃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聊天工具,人们利用微信交友。学习。娱乐。微信使用人群涉及各个论文网年龄层次和各个职业领域,微信控“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大学生成为微信适用人群的中坚力量。微信不仅给大学生的社交带来影响,也对大学生人格道德的塑造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微信使用有利有弊,这就需要大学生及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克服微信使用中的弊端。运用微信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普遍使用微信这一现象,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应该是扼杀排斥,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积极借助微信创新高校德育路径,转化微信弊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一。微信的特点

微信的含义是指通过网络进行视频。图片。文字,并支持语音对讲和多人群聊的一种手机通讯软件。到2014年,微信使用人数有6亿多,其中大学生约占了50百分号。微信以其便捷的互动与丰富的信息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活动和知识学习的新平台。备受追捧的微信软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即时互动性

(二)便捷性

(三)扩散性

微信具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使得微信具备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旦一条信息在朋友圈发布,就会像细胞产生裂变,不断被复制转发,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舆论。信息只要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就会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影响面非常广。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从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微信用户构成中,20~30岁的人约占74百分号,其中大学生就占了64百分号。微信正以自身特有的优势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沟通交流工具。微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一)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传统的德育模式方法单一,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灌输式讲授,或者是流于形式的主体教育活动,收效往往不理想,学生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一切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手段都应该被借鉴。通过微信实施德育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首先,通过微信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可以深入大学生生活实际,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微信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都是被动地接受,微信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朋友圈等平等的互动交流方式,受教育者有任何道德层面的疑惑,可以即时通过微信与教育者联系,寻求帮助,拉近了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实现了两者的平等互动。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微信对高校德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微信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第一,微信内容庞杂,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微信像一个大杂缸,里面充斥着各种类型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黄色。暴力和西方价值观等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严重挑战。第二,微信降低了德育的可信度。由于微信的开放性和即时互动性的特点,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看法和评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传播的主流德育思想受到了挑战。第三,微信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封闭。微信可以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借助朋友圈展示自我,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封闭。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课,都刷着微信,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中,这对德育工作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挑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微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一)加强微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方法,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这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首先,德育工作者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要在主义理论指导下,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包括对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只有具备充分的德育知识,在面对难题时,才能很好地解决,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德育的可信度。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还要增强微信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充分了解微信的使用技术,掌握微信使用的特点,才能将微信科学地运用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微信作为新兴的手机通讯媒介具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开发运用,如高校担任德育角色的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即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公众账号,及时向学生推送德育内容。此外,微信还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德育工作者利用,这需要德育工作者熟练掌握微信的使用技术。(二)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引导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对象,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德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其科学使用微信。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微信构建的虚拟圈子极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脱离现实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控上网时间和浏览的内容,鼓励理性。文明的使用微信。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科学使用微信的模范典型,为大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使用微信的不合理之处。第二,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面对微信上形形色色的信息内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近年来,微信犯罪数量在高校校园中逐年增加,这都是由于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和对待微信上的信息造成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加大微信犯罪宣传,列举微信犯罪的典型,让学生们知道哪些形式属于微信犯罪。还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浏览具有德育意义的信息来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抵御不良信息的思想侵蚀。

(三)利用微信平台创新德育教学

如今大学生已成为微信使用的中坚力量,尽快开辟并掌握微信这块德育新阵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首先,建立德育公众账号。通过德育公众账号,定期向学生推送德育内容,以及国家方针政策。时事新闻,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主流思想。经常通过公众平台开展话题讨论,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使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其次,将微信与实践相结合。过于强调微信虚拟世界,必然会导致学生脱离现实的学习生活,所以应当将微信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烈士纪念馆,去敬老院照顾老人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在公众平台或者朋友圈谈感想,深化德育认识,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和组织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将微信与现实联系,来避免大学生的自我封闭,脱离实践。最后,开通德育专家微信号。高校可以通过微信搭建德育专家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桥梁,让德育专家及时回答大学生的道德困惑,指引大学生走出道德困境,还可以集聚具有资深德育教学的辅导员,建立辅导员微信号,当学生遇到疑惑时即时向辅导员请教。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

浅议微信与高校德育【344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6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