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2453字】

时间:2023-02-09 12:21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2453字】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1-000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1-0006-02

一问题提出

杨叔子曾说:谈文化就应谈到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这五个方面。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论文网也。“韩愈这句名言可以做新的解释。授业“就是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来解惑,解惑“就是启迪思维。展示方法;通过启迪思维。展示方法来把握原则和升华精神,这就是传道“。他认为,目前大学生忽视的不仅是一门语文,而是整个文史哲,是一个人的综合人文素质,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校园文化,精神文化是目的,是内涵。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学校历史传承的教育价值观,属于外延的范畴。

近年来,评价高校,就是看这个学校的校园建设。硬件设施。排名,往往忽略其文化与精神的东西,导致盲目追求硬指标。追求物质的东西,将校园文化的外延和内涵混淆。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

将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混淆:将校园文化内涵例如物质的数量。范围作为内涵范围,校园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承接的办学精神和作风,而外延是历史承接的办学精神和作风所形成或产生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效应。而现行的高校评估体系还在过分强调非精神的东西,导致学校领导今天做这,明天做那,将功绩累加就是战绩。

原因分析:指导方向的失误:将硬性的评估指标强加给高校,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学校领导的注意力应关注学生,一个一流大学,就是一个超级人才投资组织。通过对学生的投资,把一个一文不名的人,造成百万富翁,而不是为了评估指标而标榜自己的成果。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宗旨的迷失,导致办学模式的变异与扭曲。许多世界一流的名校,不领皇粮,学校靠捐助,靠校友资助,校友成功,校友慷慨解囊,主要原因有:校友们事业成功,赚了大钱,有实力捐款。为什么有实力?是因为得到了真正的。完善的教育,真正的完善教育即是在心灵深处的教育,在快乐获益学习的同时,身心得到成长,潜能得到开发。因而对学校感恩戴德,成功以后就捐赠给自己的母校。这就是学校对学生的态度: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体贴备至。学校在市场中靠什么竞争?是靠产品的竞争!而不是靠硬件的竞争。世界名校比的是: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奠定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的基础,给学生留下永久的印迹和最多的东西!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竞争。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关键

1.校园文化传承决定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文化建设的内容决定要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最后,校园人文精神的塑造,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

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所谓独到“就是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讲究心理学科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的潜能的可能,发展和完善人格品质,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幸福快乐地成长。即杨叔子说,孔子曰:无为而治,其舜也欤!我们办教育。管学校,最根本是育人,是按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在总的要求下,一个大原则是因材施教“,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健康发展,这里就是无为,无违学生个性。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哪有创新人才?老子讲不争,讲无为,就是强调遵循客观规律,不争。无为,实际上都是道法自然“的表现。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终身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人生影响: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在当下,大学教师科研应旨在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高校理应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研价值回归教书育人的本位。新的高校评价体系能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让独立自由的大学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四结束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人文素质教育,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集中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精华。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245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559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