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2609字】

时间:2023-02-08 11:53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2609字】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268-02

近几年,高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268-02

近几年,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的增加,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社会对于论文网高校毕业生的消化能力也越来越小,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高校毕业生能力的关键因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及面对市场的能力,所以,有针对性的高效职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指导的概念和现实意义

1。职业指导的概念

有部分人认为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和择业指导是一样的,混合了职业指导的概念,使用时没有注意区分。现阶段,职业指导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理解,我们将职业指导定义为:为了寻求工作的职员寻求就业,保证就业的稳定,所就业的职业具有发展前景,用人的单位实施科学合理的用人。为就业者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2。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从大学生积极就业。稳定就业。发展性就业的角度出发,职业指导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系统工程,在学生个人特质基础上,引导。激活和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和辅导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性职场综合能力的教育过程。当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职业认知意识浅显,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偏颇,就业形势分析不到位。就业前景预测迷茫的现状,职业指导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指导最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使人生更具方向感;实现人职匹配,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个人。企业和社会资源,达到三者利益最大化。

二。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对职业指导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加强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进行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这项工作开展的较晚,基础的层面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各个高校进行合理的改进和完善。

1。职业指导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观念还没有形成规划,而且不具有长期性。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的内容还是进行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形势分析等方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就有很大的欠缺,同时在职业适应。角色转换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也存在一些欠缺,没有进行长期的职业生涯的指导。

2。职业指导师资匾乏

保证和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的关键是一支人员配备齐全。专兼职结合。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师资队。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有一些是由学生工作人员兼职担任,没有建立实质性的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能力和技巧不能直接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使职业指导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由缺乏理论和实践的老师来负责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是难免的。

3。职业指导课程不完善

现阶段,部分高校没有为学生开设正真的职业指导课程,即使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都按照教育部文件开设了职业指导课,课程结束后,往往没有进一步对学生的情况跟踪了解,进行全程。专业化的指导。

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课内容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性。

三。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的建议

根据大学生学习成长特点和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全员。全程的立体职业指导,从而使学生获得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1。明确高校职业指导的目标

最简单的目标是推动学生就业。就是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实现就业,从在校学生逐渐转化为职业人,减少毕业就失业的情况的发生。职业指导的最初级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就业,使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个目标是所有目标的最低层的目标,是一个短期目标。

中级目标为匹配型就业。学生实现就业,仅意味着学生找到了工作单位,不代表人职能够匹配。如果职业指导没有深入的进行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会使学生与以后的职业协调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可以说这是对学生的个体和社会的损失。由此可见,职业指导的高一级目标是使学生获得适合的职位。

高级目标为发展型就业。这个目标是职业指导的理想目标,是一个较高的职业观境界。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和能力。在大学期间帮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建立职业目标,并能制定发展的规划,最终实现理想就业。

2。培养参与意识,实现全员参与

要使职业指导效果取得实效,必须营造好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环境。高校可以聘请有经验的职业指导师承担教学任务,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职业指导教师也应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3。强化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指导实践

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甚至在实习阶段就频繁跳槽,原因是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职场难以尽快融入。因此,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载体,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些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以便对职场提前进行适应,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

4。健全职业指导组织机构,规范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为确保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首要一点是健全职业指导组织机构,有专门的机构来推行此项工作。要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充实和完善职业的指导课程内涵,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等三方面内容为主的课程体系。

5。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进行指导工作受众对象广,实践性强,需注意把握年龄。专业。家庭背景等要素,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指导。

建立学生职业信息测评档案。设立职业信息测评档案,可以反应学生个性化的综合信息,包括生理状况。思想品德。能力倾向。职业期望等。

加强学生择业心理辅导。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偏差会使学生存在工作的期望值过高的情况。高等院校需要将职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结合,使学生清晰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使学生避免出现盲目择业的情况。进一步减少学生的心理挫折。

校园文化与职业教育融合。离开课堂的教学校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指导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入职业指导教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职业指导中,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

搭建职业信息网络平台。使用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将学生的资料向社会推荐,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是一项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的长期系统工作,但就国内而言,高校职业指导目前还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距离科学。完备的模式还有较大差距。另外,高校的职业指导应索出一条高效。科学。规范的职业指导之路。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

高校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260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8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