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2926字】

时间:2023-02-08 11:50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2926字】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因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因此培养优秀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如何在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保证队伍的纯洁性。提高党员的先进性,是高校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要从根本上达到这个论文网目的,就要从入口“处进行把关,因此,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环节至关重要。

一。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按照推算,全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将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初步估算将会超过800万名。2013年年底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可见高校党员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大学生党员的素质与高校育人的质量密切相关,更是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改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抓好入党关,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而高校党校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是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的有效方式,是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的一个重要锻炼的过程,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项思想教育。

二。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入党教育培训加大了工作力度,努力做到教学系统化。管理规范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的。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培训方式为校级。二级级的集中党课培训,同时辅以二级级的党内少量的党员相关活动,但是这样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专人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规范化的流程。此外大学生扩招导致了入党积极分子人数的飞速增长,让很多预期设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教学目的很难有实质意义上的实现。

目前的相关培训通常分类,大约分为三种:人员直接培训。参与集体培训和实践培训。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党校由于学生人数和学习时间以及教师队伍不稳定。实力不强。专业不专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忽略了其中一项或两项,破坏了本身培训结构的科学性。

(二)传统理念不更新

当今世界的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的新科技GM迅速发展,国际政治文化呈现出多极化和多元化发展格局,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互为渗透,对社会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传统理论知识与学生日益变化的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也使得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需求。

(三)培训内容形式不创新

为了适应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剧增,水平参差不齐的形势,为了能够为积极分子营造活跃轻松学习环境,提高培训的吸引力,以及缺乏党史党建专业讲师的情况下,大多高校党校培训往往采取相对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例如优秀党员讲述先进事迹。讲述与党的先进思想有关的见闻等等,内容贴近生活,但缺乏针对理论知识的深入解读和探讨会使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导致后期党员缺少完整的理论装备,政治素质偏低,政治信念不稳定等情况。这样过场式的培训并不能给积极分子带来实质的获益。满堂灌“的教育模式也阻碍着党校培训的实际效果,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平台,难以有发展的空间。

三。加强高校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的新途径

党校培训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关键部分,是提高入党积极分子质量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地探讨党校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兼顾多种角度的培训,达到全方位的系统教育,还需要提高培训形式的创新性,使得培训同时具有吸引力和高效性。

(一)第一维度:加强党校培训的横向层面

横向性研究主要是指分部分,分层次对党校培训进行解构式的分析。

1。组织者主要是指党校培训的组织方,为了加强党校的培训质量,需要对组织方所设定的各种培训目标。制定的课程时间表。确定的培训内容方面进行加强。

2。参与者指直接置身于培训活动场景中的对象,包括授课师。党积极分子。训设施;目前的授课师主要包括辅导员。党委。离退休党员干部。思政课教师。但大部分辅导员非党史党建专业出身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培训的专业性。扩大教师的范围,聘请在学生中有影响。有威望的党员教师。党员专家。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先进模范人物。先进模范校友等优化党校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学生党员教育师资力量。教学教务部门需要把建立健全教学制度,保证教师教学的多样化。系统化。前瞻性。实践性。实时性。趣味性六大衡量标准。而对于党积极分子考察其选拔机制以及培训的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对于培训设施需要对其实用性。及时性。有效性等标准进行考量。

(二)第二维度:加强党校培训的纵向层面

党校培训的纵向层面就是加强党校培训质量的综合性考察。我们需要进一步从时间性这一方面来考虑,即党校办学的各期的模式和内容进行一个纵向的考察与提升。

1。党校培训的模式。党校对积极分子的培训应该做到七个结合:党校的实践课和理论课相结合;理论课的自选课和必修课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践课做到学以致用和感知相结合;学校党校与二级党校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课堂授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2。党校培训的内容。党校对积极分子的培训内容应该做到四个联系:党知识与现实思想相联系;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党知识与现实学习相联系;知情意行相联系。

(三)第三维度:加强积极分子的自身对比分析

加强积极分子的自身对比分析,主要是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时间段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更好的考核模式。

1。从心理层面看,可细分为反应和学习两个方面,通过设计能够量化学员反应和学习的表格,鼓励学员提交书面的意见和建议,借助对照组进行分析,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培训的反应。态度转换,知识。技能的提高。

2。从行为方面来看,也可同样量化标准,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参训人员访谈,在适当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多次评估,以期观察积极分子是否在思想上与行为上都在向党组织靠拢。行为改变的不即时性,我们设定的时间周期为三个月,不断形成一个反馈机制,使得考察进一步进行,促使培训系统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心理学研究的相关分析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情况进行数据评估以及情感评估,在了解党校培训已参与者或者预期参与者的真实想法的同时,更精准地衡量传统结构的利与弊,在加强内容的同时设计其他一些技巧或辅助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总的说来,现今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研究思路主要在于丰富培训途径,由此提高大家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整个培训的质量,更需要的是站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希望在心理维度上让他们更加热情主动地参与培训中。希望能够首先将党课培训作为一个培训来进行测量。调查和分析,再将其跟党课内涵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以更完备更成熟的姿态培训出更优秀的人才。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质量的三维度提升【292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80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