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2284字】

时间:2023-02-08 11:50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2284字】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

一。人文教育现状

人文教育(Liberalarts),又称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原为希腊。罗马时代定下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

一。人文教育现状

人文教育(Liberalarts),又称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原为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1]在全球文化史上,人文教育曾一度盛行,对东西方的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功论文网不可没。但现近几年,全球的人文教育遭遇了寒流。

在西方国家,人文教育曾历久不衰。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在文艺复兴时期推行人文主义教育,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也都早在14世纪时的大学里便开设人文主义课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正值高等教育的快速增长期,人文教育大行其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学生倾向于职业培训。美国的四年制大学里,商务专业。健康专业的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只有百分之一点八的学生选择进入典型的人文。[2]而不少政府官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更偏向于技能型专业。

在亚洲,人文教育也遭遇到重重障碍。2015年6月,负责教育事务的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致信日本86所公立大学,要求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取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或促进其转型,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而据读卖新闻的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日本国立大学有意在2016学年关停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其他国立大学也表示将限制录取人文学科的学生。在中国,不少高校进行实践化转型,删减人文专业,保留专业的也对学时大量压缩。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倾向于技能型专业,以就业为风向标而忽略学习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职场所需。

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目前的高等教育被定位为职业和技术导向趋势明显,一切以实用“为旨归,能够直接带来就业是其终极目的。在这个技术和全球化主导的世纪,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技能的学习。政治家。商人,甚至很多教育家,都认为这才是一个国家维持竞争力的唯一途径。“[3]实用技能培训被过度推崇,而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知识,则被视为没有前途。大学,似乎越来越退化为高级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而非人文教育。但令人反思的是,这种一味功利性。实用性操纵下的教育是否正确?人文教育是否只是盛世的点缀而不能承担社会支撑的功用?如何正确。理性第看待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无用“论的背后

许多人反对人文教育的重要理由是它不能直接提供技能培训,对就业不能提供立竿见影的帮助,是无用“的。学生家长担忧高昂的教育成本收不回成本,高校校长。政府官员担忧人文教育专业会降低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人文教育似乎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能够直接带来就业的教育,则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捧。鼓吹的教育。这种人文教育无用“论被一再渲染,全球范围内的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普遍压缩,边缘化趋势加强。

这种只专注于用“的人文观与教育观无疑是狭隘的,它过于强调所谓的有用“。所谓有用“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来说的,忽略了更深层的知识的有用性。它促使教育过于实证化和技术化,而忽视人文性和创造性,而恰恰是后者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具有决定性影响。将有用“看做是唯一目的,忽略人自身的综合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充满功利性。实用性目的,缺乏长远性视野。

当然,技术本身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极好体现,就个人而言,个人具备技术专长,也的确更利于求职。就业和生存。但没有必要为了颂扬技术而贬低人文,而这正是当下之现状。哈佛大学学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耶鲁报告中也指出,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4]将高等教育过于专门化。等同于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做法过于简单粗暴,短期内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就业率,但忽略知识的全面汲取终将导致人的单向度的片面发展。从长远来看,不但损害了学生在文化层面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也造成了滞碍,会导致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苏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就曾遇到到此类问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国家与社会需要大量实用型的专门技术人才,对教育提出功利性要求,大量高校开设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专业,文理分科成为政策,并影响至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至今仍有相当市场。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造成了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种种,值得反思。

三。人文教育路在何方

要实现人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改变狭隘的教育观,从根源上克服狭隘的科学观。

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是太多的学生追求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很长时间内也并不被视为女孩子或富贵家庭子女的专利。如前所述,人文教育原是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长久以来在东西方盛行,缘何遭遇全球性寒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文教育受轻视的原因有很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但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也是狭隘的教育观的重要根源之一。真正的人文教育,应当包括科学与人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还包括物理数学等学科。但近代以来,人文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科技主题的排斥。在这个方面,东西方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包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内的狭隘的科学观与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在内的狭隘的人文观,不仅是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分离的重要根源,而且也是导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重要根源。“[5]体现在教育结构上,就是重视工科,轻视理科,漠视文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目前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情况。滋养文化精神,培养独立人格,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228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48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