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2408字】

时间:2023-02-06 10:26来源:毕业论文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2408字】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

如今,学生公益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

如今,学生公益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拓宽视野,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如何强化学生公益社团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公益社团的运行。管理。发展模式论文网,进而引导学生公益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便成了摆在众多高校公益社团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形式多样,在公益社团的建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前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公益社团建立模式存在缺陷

(1)缺乏公益性社团认识。由于很多高校公益性社团成立较晚,开展活动缺乏经验,活动的影响较小,服务水平与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社会和学校对学生公益性社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1]据统计,学生中只有12百分号的人觉得公益社团为建设和谐社会起积极作用,36百分号的人会关注公益社团的发展,[2]学生对公益的了解不多,参加公益活动更多地出于好奇和其他原因,而不是关心公益,服务社会,只有48。32百分号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是出于社会责任感。[3]

(2)监管力度小。大多公益社团的建立只要几位志趣相投的同学相约,符合规定,履行有关手续即可成立。这样草率的建立方式导致社团的基数过大,高校团委工作量庞大,任务繁杂,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下,对公益社团的管理力不从心。

1。2高校公益社团管理体质尚不完善

(1)顶层设计不合理,缺乏长效的考虑。学校大都觉得学生以学习为主,开展活动只是丰富校园生活,适当地锻炼学生的能力,对开展次数和资金。资源的支持少之又少,对公益社团的建设没有长远的考虑,没有把育人。成长与公益相结合。

(2)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社团内部结构混乱。当前,很多高校虽然都已经成立了社团发展委员会,规范了社团管理制度,但由于社团队伍庞大,成员素质不一,导致社团内部结构混乱,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4]部分社团也由于建立仓促,导致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健全,开展活动无健全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开展。[5]此外,公益社团主体为大一大二学生,全国很多高校大三搬离原有校区,导致这部分人脱离社团。

(3)公益社团活动所受限制较多,物质条件匮乏。[6]学校对高校公益社团重视度不够,支持服务不到位,公益社团缺乏外部环境保障。管理老师人手有限,造成学生公益社团泛滥,监管不力,活动频繁而无序的局面,缺乏专业的知识,活动品位有待提高。社团经费不充足,对资金的筹资能力和渠道有限。活动场地。活动设施的不足导致有些活动无法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2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的构建

2。1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的重要性

四位一体体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着重于学习型。社会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培养和探索好的方法,是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大学生必须亲历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努力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敢于实践。发明新的方法迎接不同的挑战,用自身的能力来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2。2政府主导,政策引领高校公益社团发展

政府可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来推动高校公益事业的发展,如出台以鼓励个人或集体参加公益项目服务的文件,对长期从事公益服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年度性的评比和表彰。对企业可适当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经济实体向高校公益项目捐款。组织公益论坛,让各大高校公益社团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另外,政府对公益项目的经费投入可适当增大。

2。3社会主帮,强化高校公益社团管理。资金援助

很多社会企业建立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受政府专门机构统一领导的公益组织和机构,开展频率更高。规模更大的公益项目服务活动。它们不但可以直接参与公益项目,同时也可以向其他高校公益社团提供资金援助或物质援助,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公益基金。再者,社会企业可以为高校社团提供合格的培训,提供可以参照的服务对象,引导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给社团的发展管理提出一些建议等。通过这些方式来为高校公益社团提供援助,让大学生公益项目更为具体化。全面化。利益最大化。

2。4学校主动,大力扶持公益社团发展

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和认真组织广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达公益理念。公益思想,将公益课堂化。各个高校应该对公益社团的活动加强管理和指导,使活动更加具体化。更加有社会意义。正确分配挂靠单位及指导老师。开展的活动应该与挂号单位的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公益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在社团指导方面起决策性的角色,在社团凝聚力以及开展活动力度等方面至关重要,指导老师对社团的关注度。构想及对社团干部的管理等方面也是一个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公益社团,学生自主经营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工作方面经验丰富。有时间管理社团的老师指导。

2。5社团主管,打造高校公益社团文化

(1)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学生公益社团的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公益社团登记管理机构的校团委的制度管理和宏观引导,利用自身在制度建设上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公益社团的规范化建设。二是学生领导干部的自助管理。而后者在管理上占有更重要的角色。对于公益社团的管理,采用统一领导,多个小队,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2)建立高校公益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体系。高校学生公益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联合。有利于解决社团发展模式中固有思维的制约。视野的相对狭窄,公益社团自身的管理存在弊端及社团的发展受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促进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发展。

3结语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只有政府政策的引导。社会企业机构的帮扶。学校的大力扶持。社团自身加强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公益社团制度的合法化。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活动的普及化,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成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

高校公益社团四位一体体系构建【240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9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