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當前高校加强大學生法律意识的思考【4817字】

时间:2023-02-05 09:31来源:毕业论文
當前高校加强大學生法律意识的思考【4817字】

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其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其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从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中。同志认为,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而同志也曾经指出:加强论文网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大学生犯罪案件也屡屡出现,所以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相关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变得紧迫且必要。

一。法律意识的内涵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一种补充苏维埃法律或补充苏维埃法律空白点的渊源,也就是说:实现无产阶级的意识,运用无产阶级的法令,在这种法令没有或不完备时,应以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为指针,扫除已被推翻的政府的法律。“中国的法律意识的内涵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将法律意识定义为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曾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的总体作用表现为:(1)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法学家严存生说过:观念是制度的灵魂,是法律制度得以产生和正常运转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刘旺宏教授在其著作法律意识论中也阐述了法律意识在法治建设中前提和基础的作用。只有社会成员法律意识提高了,才是实现法制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整体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一句空谈。(2)法律意识是法治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法律意识能够推动立法体制的完善,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能够推动保证司法的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能够推动执法程序的完善,强化在执法过程中的制约和监督。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法制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对法制建设的进程有着现实的作用:(1)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最近,女大学生失联事件频繁发生,且没有停止的趋势,总体来说就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诉求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2)降低大学生违法犯罪几率。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逐年增高,大学生法律识的现状与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要求形成极大反差。只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对违反犯罪案件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做到自觉守法,自觉的让自己行为合法,从而有效降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几率,维护校园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多方面的了解,本文以南京市6所高校为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微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73份。从大学生学法意识,知法意识,用法意识。守法意识和护法意识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然后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学习的意识。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11百分号的学生通过国家法律宣传了解法律知识,有15。6百分号的学生自己看法律书籍来了解法律知识,有38。7百分号的学生通过学校的法律基础课来了解,还有34。7百分号的学生从电视,报纸或网络上了解。

当被问及大学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要如何上才能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素养“时,有68。2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书本理论结合当今实际来上“,28。9百分号的学生认为通过典型案例来讨论“,2。3百分号的学生认为按教学大纲按部就班上“,只有0。6百分号的学生认为这门课与我们学习生活无关“。

(二)大学生知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设计的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的把握,主要想看看高校大学生有没有对国家的法律新动态进行及时的把握。其中,在回答您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了解么“时,有52。6百分号的学生大概知道,不完全了解“,剩下的47。4百分号的学生都是完全不了解“,没有学生对这个问题深入了解过。在回答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时,只有27。7百分号的学生选对了日期12月4日“,还有72。3百分号的学生选错了日期。在回答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时,47。4百分号的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有25。4百分号的学生认为群众监督“,1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剩下的12。2百分号学生认为可以执行机关自我监督“。

(三)大学生用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前两个问题是对法律知识总体上的把握,后几个问题分别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刑罚法律制度来考查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情况。当问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想到用什么途径来解决“时,43。4百分号的学生认为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30。6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忍气吞声“,17。3百分号的学生认为通过关系来解决“,剩下的还有8。7百分号的学生考虑通过暴力解决“。当问到在公交车上受到骚扰,你会如何解决“时,37百分号的学生认为换个地方或下车“,还有33。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默默走开,不敢出声“,有19。7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出声制止,维护自己“,9。8百分号的学生会用暴力让他得到教训“。当问到怎样看待现在法律加大对酒后驾车的惩罚力度“时,有72。8百分号的学生认为法律对公民的人身安全越来越重视,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中“,有22。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也许只是一种形式,不一定能贯彻实施“,还有4。6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不关我事,不关心“。当问到在网上购买了一些便宜的食物,吃过以后发现有问题,让您受到人身伤害,您会怎么做“,有62。4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写差评出出气“和算了,也没多少钱,省得麻烦,扔掉“就可以了;还有32。4百分号的学生认为要坚决退货,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写差评出出气“;只有5。2百分号的学生会要求找有关部门鉴定,赔偿精神损失“。当问到一个小偷进宿舍偷东西,被同学抓住了并关了几天,您怎么认为这位同学的行为“时,93。1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不合法,只有6。9百分号的学生不知道。

(四)大学生守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调查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做事。在回答平时过马路时会走斑马线么“时,有72。8百分号的学生选择会,从来都是“,有22百分号的学生选择经常是“,只有5。2百分号的学生选择偶尔,看情况“,没有学生选择从来不“。在回答如果您依法行使行为的同时发现会损害自己一部分的利益,您还会自觉依法行为么“时,有55。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依然会,法律是不可以违背的“,33。5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一般能够,看情况“,9。2百分号的学生认为偶尔,能钻空子就钻空子“,只有1。7百分号的学生认为不会,自己权益最重要“。

(五)大学生护法意识的现状

本部分为考察大学生在面对身边的违法犯罪时,能不能保护。维护。在回答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扒窃您会怎么做“时,有52百分号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看情况“,有32。4百分号的学生表示想办法提醒被偷者“,8。7百分号的学生表示当场阻止小偷“,只有6。9百分号的学生表示装作没看见“。在回答是否会提醒你身边那些没有法律意识的人要遵守法律“时,有69。4百分号的学生表示会提醒,28。3百分号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提醒,只有2。3百分号的学生表示不会提醒。

总结: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意识方面,存在着不足,不够全面与深入,学习的途径也很窄,不够宽广,说明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于大学生知法意识,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且没有意识去学校新的法律知识,了解新的法律动态,这种状态亟需改变。当大学生面临现实的法律问题时,很多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很薄弱,大部分学生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还是会选择逃避或退缩。大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遵守法律,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守法意识薄弱,亟待加强。面对身边的违法行为时,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维护法律权威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大部分学生表现出逃避的态度和对法律的漠视。

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着偏差,究其原因,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为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对法律意识认识不够;第二。意志力薄弱,只凭一时兴趣,造成对法律知识了解片面;第三。行为上的偏差,主观意识和实际行为不符。客观原因也是重要原因:第一。家庭法律意识培养的缺失。“中国式“的教育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意孩子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法律意识的教育是一个漏洞。第二。学校法律意识教育的不足。中小学法制知识课程几乎没有,而大学生的法律教育课程也很少,而且过于书面化,所学知识有限。更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法律意识也不够,不能有效的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第三。国家法律意识宣传教育的滞后。法律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等案件发生过后,报纸网络都大面积报道了,才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才强化对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国家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要注重法律知识宣传的广度的深度。一直以来,国家也是注重法律知识的宣传,还特别将12月4日作为法制宣传日“,可是相关部门的法制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浮于表面,点到为止,不够深入,造成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够;还有的相关部门对于法制宣传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偏远地区开展宣传教育的难度大,就忽视了,造成不同地区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的不平衡。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进入大学校园,不仅要进行理论宣传更要传授实践经验。

(二)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和法律文化,所以社会应该为高校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首先,在法制环境方面,应该净化社会环境,立法层面。司法层面和法律监督方面相结合,尽量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其次就是法律文化方面,社会上应该开展一些法制活动,比如,相关法律从业人员可以定期让高校大学生听实践讲座;给大学生实践平台,模拟犯罪案件突发现场,考验他们的应急情况;邀请知名专家给大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

(三)家庭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这种不成熟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必须要转变思想理念,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也要同等关注孩子的思想健康。父母自己首先要积极培养自己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再在平时的相处中一点一滴的灌输给孩子。比如,在实际发生关于法律事件中就有意识的传输法律知识;经常陪孩子关注法制新动态;和孩子一起收看法律栏目等。

(四)学校加大法律教育实施力度

首先,书本教育要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思想意识方面的东西,学校应积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正视社会现实,才会让大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心悦诚服,更能够融汇贯通。所以学校应该将书本知识的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安排法律事件模拟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问题。其次,增加多种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大部分的学生主要通过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或者从电视报纸上学习,范围比较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渠道,比如,利用广播定点播放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栏目;学校网站上用滚动新闻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学生会号召学生来参与学习等等。最后,引导大学生自觉关注法律知识。法制教育的方式应该是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可以组织观看法律教育影片,可以是犯罪片或心理片与法律知识相结合;可以排练法律题材的话剧,每个院可以排演一部参加评比,并邀师生前来观看;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當前高校加强大學生法律意识的思考【481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70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