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2314字】

时间:2023-02-04 09:08来源:毕业论文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2314字】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要阵地和战斗堡垒。

高校的基论文网层党总支是党开展群众工作。发挥示范作用的基础,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起着联系并凝聚师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心共圆中国梦的重大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开拓与创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永葆党组织和广大教工党员的先进性,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夯实我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对高校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保证。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意义

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冲击的大背景下,尤其是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涌入,高校教师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文化追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日益丰富。多元化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社会体制及民主法制尚不够健全,环境条件变化。工作压力增长和利益冲突凸显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对教工党员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部分党支部工作思路不宽,组织生活形式呆板。内容贫乏,只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部分党员教师重业务工作而轻党务学习和思想提升,将党建工作放在消极应付。被动参与的位置;少数党员教师功利思想较严重,缺乏奉献精神,理想信念和集体观念淡化,心态浮躁,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可见,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实效性,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保障作用,是??前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一个现实命题。通过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各类方针。政策及讲话精神的学习解读,并结合自身的体会思考,笔者认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应该从构建发展路径着手,即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完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基层党组织。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内容建设

1。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力量――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言行举止。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将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既是优化高校校风。教风的关键,也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证,关系到高校各项基础性工程诸如办学方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从师德师风建设上入手,以陶行知。蔡元培等老一辈无私奉献的教育家为典型树榜样,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人生修养。职业法律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使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于律己“的教育观,在政治思想。行为举止和思想品德上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

2。努力完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基层党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明确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服务创新的理念,认真贯彻中国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包括:坚持党内理论学习,加强对新老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工作考核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等。

结合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普遍学历层次较高。文化素质较好的特点,努力发动全体教工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大胆建言献策。突破创新,大力推进组织民主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专业性,切实保障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在吸收新教工党员入党方面,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通过规范发展工作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努力吸收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入党。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目标

一是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内容上贴近工作实际,包括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时事政治,学习科研教学相关知识技能,学习教育管理相关理论经验等。在学习形式上可以个人自学,也可以集体学习相互讨论;可以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也可以实地考察参观或参加专题报告会。研讨会的形式,重点是要把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将自身所学落到实处。

二是打造服务型“党支部。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定位就在于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要加强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关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帮扶的效应和温暖;要建立一支或多支教工党员志愿团队,积极走出校园。服务社区,提升党组织的公共服务意识,多为社区企业和群众服务。

三是打造创新型“党支部。创新学习活动机制,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歌咏比赛。专题学习。研讨辩论等方式开展党员活动,努力丰富活动的环境。条件。形式,提升党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提升的有效性;创新服务形式,借力微信。QQ。邮件等新型媒体平台和专业讲座。技术咨询。职业辅导等多渠道模式,有效利用教工党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常态化的服务社会。服务地区。服务校园。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富于创造性,只有创新的制度规范,创新的组织保障,创新的活动形式和管理模式,才能做到规范行为。凝聚人心。追求卓越,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保证和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刍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231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32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