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红外诱饵功能添加剂的优选+文献综述(3)

时间:2017-04-27 13:05来源:毕业论文
一般静态大于20 KW/Sr ,动态大于2 KW/Sr。燃烧时间是诱饵弹输出可测量辐射 所用的时间,一般大于 4s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红外制导导弹越来越


一般静态大于20 KW/Sr  ,动态大于2 KW/Sr。燃烧时间是诱饵弹输出可测量辐射
所用的时间,一般大于 4s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红外制导导弹越来越精准,大批红外复合
制导的新型导弹被投入使用,它们的工作波段包括了整个红外波段,具有更强的
作战能力,而红外诱饵弹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已经无法十分完美地模拟飞机的红
外辐射来骗过红外制导导弹[5]
。例如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镁/聚四氟乙烯的烟火剂
的红外诱饵剂,在实际燃烧条件下,诱饵燃烧使过量的镁因初始反应而汽化,之
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燃烧,进而产生氧化镁和热量。在某种条件下,部分 C 还
可以氧化生成CO 或者CO2。红外诱饵的静态辐射光谱特性曲线见图 1.1.1。可看
出,4.3μm 处CO2谱带的辐射特征明显.这是由于燃烧产物中部分 C 的燃烧氧化
而引起的,还可以看出红外诱饵的红外辐射主要集中在 1~3μm、3~5μm 波段,
而8~14μm 波段辐射很弱[6]

一般而言,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由机身、尾喷口与尾焰所辐射的光谱确定,
由这几类辐射特性综合而成。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光谱分布如图 1.1.2所示。当
无加力燃烧时,尾喷管辐射远大于尾焰辐射,但在有加力燃烧时,尾焰就成为主
要辐射源。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因空气动力加热将使蒙皮达到很高温度,蒙皮
辐射在飞机的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将不断增加[7]
。图1.1.3是飞机在地面加力状态
尾向辐射光谱特性曲线。 图1.1.2 喷气式飞机红外辐射光谱分布        图 1.1.3 飞机在地面加力状态辐射光谱特性
根据上面对载机平台红外辐射特性分布情况的简要分析,为了有效干扰,机载
红外诱饵的光谱特性要与载机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相匹配。比较图 1.1.1和图1.1.3
可以看出,在近、中红外波段(1~5μm)的范围内,传统红外诱饵与载机平台二者
间的辐射光谱分布特性基本一致;在中远红外波段(8~14μm)的范围内,载机平台
有很强的辐射,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这部分辐射在飞机的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
将不断增加。而传统红外诱饵在远红外波段基本没有辐射。可见,传统红外诱饵
存在光谱特性单一、与载机平台光谱不匹配和不具备面源特征等不足之处[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大量装备部队,对
飞机、舰艇和地面等军事目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
美国及其盟军大量使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实施攻击,其命中精度和作战效能不断
提高[9]

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分辨能力很强,可根据不同像素的图像区分目标和传统的
点源诱饵,其区分依据是(1)频谱差异。目标一般包含几个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
例如喷气式飞机的红外辐射来自于发动机尾焰、尾喷管和蒙皮生热等,而传统红
外诱饵弹是以单一的温度燃烧。对此,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可以予以区分。(2)信
号的时域变化。诱饵弹具有上升时间特性。当诱饵弹出现时,寻的器可在视场内
检测到信号强度迅速增加。(3)气动运动差异。传统诱饵弹具有较快的气动减速,
并会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真正的目标则继续水平直线飞行或进行规避机动。
为了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实施有效的对抗,世界各国开始了新型红外诱饵弹的研
究工作。根据红外成像制导体制的特点,要求新的红外诱饵必须在红外辐射能量、 红外诱饵功能添加剂的优选+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58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