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2)

时间:2019-04-20 16:09来源:毕业论文
参考 文献 28 1 绪论 1.1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以及国内外危险废物鉴别检测研究现状 1.1.1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介绍 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指列入国家危险废


参考文献 28
1 绪论
1.1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以及国内外危险废物鉴别检测研究现状
1.1.1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介绍
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1],或者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2]。
危险废物的危险性按照危险类别不同,可分为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毒性废物四类,我们对固体废物危险性鉴别检测主要是对这几个危险特性的鉴别检测。
固体废物遇水浸沥,浸出的有害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这种危害特性成为浸出毒性,实验测定浸出毒性中重金属含量需要用到硫酸硝酸法,本方法以硝酸/硫酸混溶液为浸提剂,模拟废物在不规范填埋处置、堆存、或经无害化处理后废物的土地利用时,其中的有害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响下,从废物中浸出而进入环境的过程[3]。
采用标准规定的浸取剂,在实验室中按照标准程序对固体废物进行浸出测试,当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的浓度超过标准规定的浓度阈值,则该废物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
世界各国采用的标准浸出程序和相应的标准阈值略有不同,我国采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在方法上与美国EPA的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Method 1311,EPA SW-846)一脉相承。主要考虑的参数包括浸取剂的配制和浸出时采用的固液比与浸出时间。
1.1.2 国内外危险废物鉴别检测研究现状
(1)  国外危险废物鉴别检测体系研究现状
(2)  国内危险废物鉴别检测体系研究现状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相关介绍
1.2.1 概念原理及适用范围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以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进行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及普及。
本法适用于各类药品中从痕量到常量的元素分析,尤其是矿物类中药、营养补充剂等药品中的元素定性定量测定[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也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银、铝、砷、钡、铍、钙、镉、钴、铬、铜、铁、钾、镁、锰、钠、镍、铅、锑、锶、钍、钛、铊、钒、锌等元素的测定[7]。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同时测定样品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过滤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经进样器中的雾化器被雾化并由氩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火炬中,气化的样品分子在等离子体火炬的高温下被气化、电离、激发。特征光谱的强弱与样品中该元素原子浓度有关,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定量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7]。
1.2.2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样品引入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等组成,另有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冷却系统、气体控制系统等等相关的配件系统,仪器配制相当的精密。 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危险废物浸出毒性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3235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