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护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转型研究(5)

时间:2017-06-01 11:16来源:毕业论文
4、发展型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简而言之,社会政策是社会投资。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


4、发展型社会政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核心理论是将社会政策看成是一种社会投资行为,简而言之,社会政策是社会投资。社会政策对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有直接的作用,因而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社会政策的功能和目标要与人的生命阶段相对应,使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社会政策的支持。这是预防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这一时期社会政策开始注重投资人力资本,而不是直接的给予利益;要求政府介入市场与社会 (如家庭、社区及福利制度) ,使公民在资源、地位及权利达到平等。现代社会政策的最新理念重视发展的研究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专注于社会需要的界定及量度、社会机会、增权或能力提升,目标更多地指向反社会排斥 ,促进社会融合。
(二) 分析框架
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实践、目标设定与理念约束
(一) 政策实践
1.试点阶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3年开始在上海试行,这是我国最早的居民生活保障制度,此后,城市最低保障制度逐渐在全国进行推广。1994年,全国民政第十次会议肯定了上海市的城市贫困救助政策改革措施,会议上明确提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逐步实行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济”。此后,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诸城市相继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护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转型研究(5):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2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