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852字】

时间:2023-07-20 21:29来源:毕业论文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852字】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电力科研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员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达92百分号。为进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电力科研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员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达92百分号。为进一步发挥人才队伍优势,培育和锻造精英人才,该企业认真谋划。主动创新,从资源。平台。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育才。铸才。润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加强人才论文网培养教育,为精英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一。育才:创新模式,以项目培养人才

培养目标:培育专家型人才。一个模式:L-MET“学习模式;两项工程: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专家人才培养工程;三项举措:岗位学习。交流锻炼。现场实践。

1。注重学习,突出自主化。构建L-MET“学习模式,加快青年人才成长。自学,实施菜单化“定制。编制26个专业培训课程菜单,由青年人才根据业务技术。自身发展需求选课学习,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自我学习。不断进步的积极性,促进自我提升。互学,推进团队式“共享。以团队为单位,每周举办一次集中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开展新能源。UPFC。互联网+“等专题团队学习30余次,有效提升了团队的整体素质。跟师学,实行师徒制“培养。建立由18名省部级专家。人才组成的导师库,为优秀青年人才配备师傅“,采用师带徒“。老带新“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师带徒“。老带新“结对77对,发挥各类专家人才的作用,带动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2。注重培养,体现系统化。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落实新员工培养一年入职。二年成熟。三年成才“计划,从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工作作风四个维度入手,制定并实施了6大类14项工作任务,通过搭建平台。提升素质。激励引导等方式,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实施专家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了13项重要专项任务,通过项目储备。专业研修。课题引导。团队支撑“等举措,优化专家成长环境,创新专家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以省公司和院级专家为塔基“。省部级专家为塔中“。国家级专家为塔尖“的金字塔“型专家队伍。

3。注重实践,实现多元化。加强岗位学习。每季度举办1期名师讲堂“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分专业开展重要设备实体分解练习,满足员工岗位学习提升需求。实施交流锻炼。开展兄弟单位间双向交流挂职锻炼,选派1名优秀员工赴公司总部。2名员工赴上级公司。1名干部南兄弟单位挂职锻炼,接纳6名其他单位员工开展学习交流。强化现场实践。分6批选派70名青年技术人员赴西开。平高等特高压重要设备制造厂家及重要现场开展驻厂监造。特高压试验现场实习,有效提升员工实战水平。

二。铸才:聚合资源,以平台锻造人才

培养目标:锻造创新型人才。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教。研平台:两站两室“;学。研平台:实验室。创新团队。

1。教“。学“相长,构建线上线下“平台。搭建教学相长。双线贯通“的培训平台,加快知识更新,满足创新型人才成长需求。在线“上,深化网络应用。借助网络开展学习,定期推送学习课件,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电子化培训手段,提升学习效率。开发掌上,提供13个专业的竞赛调考练习文档。重要文献等微课件,满足长期出差员工的碎片化“学习需求。在线“下,用好实训基地平台。依托国内首个220千伏户外实训基地,针对青年员工分批实施积极变电站基础知识培训及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气试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等专业仿真实训,提升员工能力素养。

2。教“。研“结合,构建两站两室“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专家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两站两室“平台进行人才锻造,进一步提升人才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水平。发挥工作站高端人才集聚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展能源互联网。工业4。0时代背景下的前瞻技术研究,做好前沿技术储备。组织博士后。专家参加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CEE(电机工程国际会议)等世界性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前瞻性思维的创新人才。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导作用,组织劳模。专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带领青年人才开展UPFC。营销大数据。单兵巡检系统应用等课题研究及科研转化工作,在项目实践中培养人才。锻造人才。

3。学“。研“并重,构建科研实践“平台。强化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建好青年人才的专业提升平台。技术研究平台。一方面,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制定试验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实验室专业水平,构建专业传承。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坚持在试验中学习。在实验室成长,依托19个高水平实验室进行人才培养,分专业实施试验技能操作实践,举办实验室展示活动,使实验室成为专业人才成长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打造坚强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集中创新为载体,提升人才的科研实践能力。组建了23个科技攻关团队,持续开展智能电网。互联网+“等重大项目研究,在重大科研项目中培养人才,带动专业人员快速成长。

三。润才:传承文化,以文化塑造人才

培养目标:塑造高素质人才。一种文化:国网核心价值理念;两种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三种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

1。建设优秀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开展新员工企业文化课堂,每季度举办道德讲堂,教育引导员工自觉践行国网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在创新和进步中追求梦想。实现价值。传承优良传统。建立历年专家谱,在重要试验。科研场所进行展示宣传,弘扬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激励青年人才传承历史,不断进取。营造创新氛围。加大创新人才典型选树力度,每年开展科技创新标兵“评选宣传活动,营造崇尚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人人创新“的良好氛围。

2。弘扬两种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倡导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原则,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做到:贴近电网生产,立足于电网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展试验研究,对每一个试验数据。每一个结论负责,严谨务实,精益求精;重视影响电网安全的细微因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攻克薄弱环节;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学习研究实践中提升核心能力。弘扬劳模精神“。编印劳模风采录,组织开展劳模事迹学习,举办劳模与青年人才对话。传帮活动,发挥劳模作用,为青年人才技术提升。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3。强化三种意识。强化创新意识“,举办创新论坛。创新主体讲堂等活动,引导员工敢为人先。自我突破,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和发展机遇,实现企业跨越发展。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员工敢于担当。攻坚克难,胸怀公司和电网发展大局,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强化规则意识“,推进依法治企活动,要求各级员工做到克己奉公。严守底线,依法合规开展各项工作,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电力科研企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青年人才培养之路。两年来,企业先后培养了20余名省部级专家,近10名青年员工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公司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初步建立了国家级。省部级。省公司级。院级四级专家梯队。实践证明,电力科研企业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有效的。面向未来,该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促进青年人才全面发展,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电力科研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285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70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