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中國农业机械化发展存茬问题分析与對策研究【2655字】

时间:2023-07-14 21:55来源:毕业论文
中國农业机械化发展存茬问题分析与對策研究【2655字】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86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86-01

一。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综合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稳步提高

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增长幅度较快论文网。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如棉花。大豆。芝麻等的机械作业率不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全面发展。农业机械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2。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允许农民个人购置使用农业机械,农机社会化服务逐步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探索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适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路子,逐步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2006年全国性农机跨区作业开展以来,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明显增加,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正在不断涌现。农机作业收入份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

3。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强劲

农机工业是机械工业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先进生产工具的制造行业。农机制造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均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后,企业改制和对外合资合作方面取得较快的进展,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其资产和销售收入占行业总的比重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组成的多元企业结构。

二。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均衡

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二是运输机械多,农田作业机械少;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率低;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高性能机具少。以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为主。大中型拖拉机械及其配套业机械数量较少。

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小农业机械种类多,大农业机械种类少,即种植业机械多,适合牧业。渔业。林业作业的。在经济作物。保鲜及加工等方面,标准化生产体系薄弱,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许多方面的机械化生产还是空白。

2。农业机械动力地域分配不均衡

由于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农机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还不够合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突破,技术推广任务艰巨;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还存在基层体制不顺。保障不足。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农机推广工作存在机制不活。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成果转化速度慢。

农机推广出现断层。目前,乡镇农机站普遍并入农业综合站,只配备了一名农机专管员。遗留老问题难处理,国家新政策难落实。服务需求难以满足。调研发现乡村动力机械虽多,却缺少配套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求,服务单一,范围较窄;服务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缺乏,农机专管员多数未接受系统培训;农机维修网点设备简陋,无法满足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1。国家法规政策。财政政策扶持

2010-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的,内容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保险政策。政府职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等方面的扶持内容,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机企业面临很大的问题,需要政府在财税方面做出进一步调整,减轻企业的财税负担。国家应采取对农机企业直补的方式,促进农业机械的市场供给。国家应支持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财政预算安排科技丌发资金,用财政支持农机企业研究发新产品。新技术,使农机企业加大对农机产品的供给。

2。发展农业机械互助合作组织

农业人口多,小农经营是普遍的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发展农业机械合作互助组织,集中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生资料,实行合作购置,有偿使用的原则,适合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这样以来,农业机械的作业率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机械投入成本也降低。共同协商购置适合本区域农业生产情况的耕。种。收。播的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首先满足合作组织内部农业生产作业使用,还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开展机械化作业满足农业机械化需求。应按照自愿原则,鼓励农户结合自家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加入农机械互助合作组织,实现自家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化,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机械化。

3。推行农业机械投入补贴

在当前农机直补政策的前提下,按农户农业土地经营面积,推行有限的农业机械服务补贴政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稳定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也维持了亿万农民的基本衣食住行支出,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法求大规模土地经营模式相适应,在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下,要转变大机械。大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既不强迫农民离开土地,也要鼓励大规模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政府对大规模土地经营农户从农业机械购置和农业机械投入两方面予以较大程度的农业机械投入补贴,将有助于引导农村土地的规模集中;有助于无力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享受到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优惠。

4。规划建设农业生产专业片区

存在国有农场。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在国有农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专业化进行,取得高效的农业生产。而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经营模式是小户小面积经营,田地条块分散,各家各户独立安排农业生产。这样的分散经营模式,增加了农户农业经营成本,同时也加大了农业机械作业难度。在土地流转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农民可以考虑集体协商,划分田块,集中成片种植相同的农作物,甚至可以做到统一计划安排,种植,收获。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國农业机械化发展存茬问题分析与對策研究【265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49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