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渠道【2937字】

时间:2023-06-28 21:08来源:毕业论文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渠道【2937字】

摘要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在公品供给上实行两套政策,造成农村公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摘要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在公品供给上实行两套政策,造成农村公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配合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构建符合基本国情的农村公品资金供给新机制,多方面。多渠道开拓农村公品资金供给渠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文网关键字农村公品公共财政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渠道

1农村公品资金供给现状

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在公品供给上实行两套政策,城市公品基本是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公品有相当大的比重则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投劳“解决,造成农村公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虽然国家财政每年都要通过支持农业支出“项目向农业投入较多资金,但大都为政府涉农部门的经费,最终落实到农业和农民头上的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费。抗旱费等等是少之又少。建国以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建投资的比重一直偏低,1994年达到历史最低点2。5百分号。尽管近年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2002年达到7。3百分号,高于九五“和八五“期间的5。6百分号和3百分号,但是远低于二五“时期的11。30百分号。财政支农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量在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50。7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56。7亿元,但财政农业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总体上却是下降的,1978年这一比重为13。4百分号,2001年降低到7。7百分号,下降近5。7个百分点。能源。交通。通讯方面,目前全国83百分号的村不能饮用自来水,13百分号的村不通公路,53百分号的村不通电话,农村用电电压不稳。电价偏高,平均是城镇电费的2倍以上。科。教。文。卫方面,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和流失问题尤为严重,在全国乡级推广站断奶“的有1。9万个,占全国已建立乡推广站的40百分号,这一状况使近年来毕业到农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流失30百分号~40百分号;1993年,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34。9百分号,1998年为24。9百分号,5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农民文化素质低,在农村仍有10百分号的文盲半文盲和35百分号的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初中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例占80百分号以上;农村大部分人口未享受社会保障,1991年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人数占农村劳动者的比重仅为2。2百分号,而同期城镇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占城镇劳动者的比重高达90。9百分号。此外,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迅速,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匮乏。旱涝灾害频繁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在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投资力度的同时,也逐步拓宽了投资领域。财政支农支出由改革初期的15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约3000亿元;相应地,农民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也由近20元增加到400元,增长约20倍。财政支农范围也由常规性项目逐步扩大,从农业综合开发,到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的项目资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脆弱,农村公共服务缺失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不足全年财政收入的1百分号。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在江西。四川的25个村调研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一定的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经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农民平均需要投资1700~4900元,其中贫困地区和一般地区投资需求较大,城市近郊农村投资需求相对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目前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总和,再加上预算外收入,可用财力规模占GDP比重近30百分号。应当说,政府的财力具备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但这距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2万多亿元,如果每年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拿出10百分号,也就是2000多亿元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15年就能投入3万亿元。

另据报道,从今年开始到十一五“期间由政府牵头,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向农村投资,开展三大工程建设: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65万个行政村。320多万个自然村的道路。供排水。新能源。通讯。广播电视。校舍。卫生院(所)。厨房。厕所。圈舍等基础设施,以村为单元进行连片。整体。全面改造建设;对农村垃圾处理。环境绿化。公共场所建设进行投资;为农民免费设计适合各地民俗民风的各种的住房,并对农民按新村规划建设住房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用3~5年时间让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真正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贫困救助制度。③农民增收工程。帮助农民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政府继续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对农业。农民的补贴制度;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等。

2增加农村公品供给资金的渠道

现阶段,要有效缓解中国农村公品普遍短缺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创新农村公品供给制度,从多方面。多渠道构建农村公品资金供给新机制。本文从资金供给渠道阐述如何增加农村公品供给的资金,以满足农村公品供给的强大资金需求。

2。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品供给水平,使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

由于农村公品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甚至影响到农村的稳定。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从根本上建设好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改革城乡二元的公品供给机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样的公品。首先,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品的供给。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总量的份额不断上升,支农支出在绝对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从其占GDP的比重来看,农村财政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各级政府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品供给,提高各级财政支农支出预算的增长幅度。其次,调整农村财政的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政府用于农村的公共资源。一是要调整并压缩粮食流通领域的财政补贴,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减少交叉和中间环节,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乡村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争取用3~5年时间让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三是采取税收优惠。贴息等财政性措施鼓励社会其他力量进入农业农村社会发展领域。第三,采取区别对待的政府投入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财政投入政策。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程度低,而西部和老少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因此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承担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等等。第四,合理确定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优先顺序,将有限的政府财力运用到农村急需所用之处。由于政府财力要受当期经济增长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财政资金运用到农村建设。这就决定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顺序,应该先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基本生活需要,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先保证纯公品,后提供准公品和混合产品。

创新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渠道【293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808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