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對策【3384字】

时间:2023-03-05 08:57来源:毕业论文
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對策【3384字】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农民培训是关键。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网/p>

关键字:农民工;培训;现状;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农民工培训的现状。

当前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培训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民终身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将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都采取了一些鼓励。支持政策,农民就业的环境有所改进,但由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自发。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初级阶段,主要突出表现为:

1。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各级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经济建设上,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培训资金却只占整个教育投入很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受财政实力的影响,致使很多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影响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整体效果。根据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政策的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要有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分担,而目前培训的资金一部分是农民工自己承担,政府及用人单位投入严重滞后。据调查,农民参加培训的培训费。考证费。生活费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使不少农民在培训门槛外望而却步。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农业。畜牧。林果。农机。教育等部门均涉及农民培训工作,但都不承担主要职责,工作无法形成合力。

加之部门分散。职责不清。培训场所限制,导致培训资源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不强。

由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目前仍有一小部分农民没有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参加教育培训的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4。培训缺乏长效机制。

农民培训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大多冠以某某工程。某某项目来推进,而工程化。项目化的短期行为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长期性的要求。体现在项目的实施本身具有时间局限性,强调在3年或5年内完成多少人数的培训,结果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措施,往往只注重数字的统计而忽略了培训的实际效果。另外,以此种方式开展农民培训很容易随着人事的更替而变动,导致培训缺乏持续性。

5。培训存在走过场现象。

农民工培训是利国利民的实事,政府很多部门各自职责正在不遗余力地开展着农民培训工作。由于在条线众多。标准不一。相互掺杂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很难规避个别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培训机构急功近利,实施培训时内容不讲针对性。师资不重能力型。培训对象随意拉等这种走过场“现象正日益影响着农民工培训的健康发展。

三。农民工的建议和对策。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长期投入。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农民工培训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工作。

1。明确培训重点,实施分类培训。

外出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开展专项技能或初级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主要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农民工进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主要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进行储备性专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主要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农民工进行提升创业能力的培训。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围绕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及农村女手工编织业等传统手工艺培训。

2。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对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

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实行对农民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实现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应形成合力,正视农民工培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培训针对性。

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的机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和内容。重点加强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的农民工培训。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结合劳务输出开展专项培训,培育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劳务品牌,促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4。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民工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

政府应根据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的需要,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把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拨付专项资金开支。作为农民技能培训的专项经费,安排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建设经费;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该逐步增加,城市教育附加安排用于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百分号,主要用于农广校。农业职业学校等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5。创新农民工培训机制。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保证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具备条件的企业培训机构及其他各类培训机构平等参与招投标,提高培训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行培训券等有利于农民工灵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方式和培训地点的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民工培训的多元投入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6。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服务中心。

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7。制定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木标准。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按照农民工所学技能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以通用型工种为主,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以使农民工能够掌握一门实用技能。要按照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相同的原则,确定具体的补贴标准。

优先对未享受过政府培训补贴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避免多部门重复培训。

四。结束语。

农民工培训就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还将有更多待转移的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还将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推进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新方法。用科学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去指导。规范农民培训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农民。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11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通知〔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0,(6):48-51。

〔2〕胡伟,王晓敏。构建新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成人教育,2010,(6):15-17。

〔3〕赵健。有效供给:农民工培训发展的新路向〔J〕。继续教育研究,2010,(4):60-62。

〔4〕唐踔。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农业教育研究,2010,(2):35-38。

〔5〕曹清林,王计军,储秀彦。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108。

〔6〕王建永,孔德博,冉冉。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培训问题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0,(24):111-112。

〔7〕管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其对经济结构的影响〔J〕。系统管理学报,2010,(3):248-254。

〔8〕高雅。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J〕。北方经济,2010,(4):78-79。

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對策【338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502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