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从韩國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對中國文化产业的启示【6094字】

时间:2023-02-28 13:06来源:毕业论文
从韩國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對中國文化产业的启示【6094字】

从韩国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一。来自星星的你的数据显示韩剧的热播和风靡


从韩国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一。来自星星的你的数据显示韩剧的热播和风靡

从2013年12月18日开始,爱奇艺网站独家播出韩国偶像剧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你)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引发了大规模的韩剧追看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星你在PPS。乐论文网视。爱奇艺。迅雷看看等视频网站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2亿次,而此数据还不包括一些盗播网站以及下载后重复收看的次数。

单从剧情上来讲,星你的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一个在韩国困了400年却永葆青春的外星人教授都敏俊在临别地球之前突然顿悟,多次保护并爱上了邻家无脑女神千颂伊的爱情故事。这部融合了科幻。悬疑。爱情等多种元素的偶像剧让观众顿时耳目一新,一开演就以首集20百分号的收视率稳居韩国收视第一,并在中国创下史上第一部百度指数超过200万的韩剧。

星你到底有多火,从以下的数据和社会现象上我们可以可见一斑:

星你剧。台词。主题曲等关键字搜索数据

查询百度星你,相关结果为:24,800,000;

查询百度星你台词,相关结果有:5,810,000个。像炸鸡和啤酒“的相关结果为8,320,000个。

而星你的主题曲MyDestiny的搜索量多达21,100,000个,且在乐视网的播放量就超过了585,719,685次播放,评论超过27,787次。

-炸鸡啤酒受热捧

台湾中央社“15日报道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大陆爆红,下初雪就应该吃炸鸡配啤酒“一幕,让餐厅相同套餐热卖,冷冻鸡翅受惠,使得受H7N9受创的家禽业挽回部分市场。

另据中国新闻网2月17日报道,杭州一家连锁餐厅在情人节期间主打炸鸡啤酒套餐“,结果光14日晚间就热卖上千套。

-时尚产品一销而空,奢侈产品大热大卖

星你的剧中服饰大多出自国际奢侈品牌,每一集都像一台精心准备的时装发布会一样,总有最新单品亮相。Celine的编织袋外套。Chanel的开衫。Gucci的连衣裙。JimmyChoo的高跟鞋等等,这些单品最低的售价也超过万元人民币,有些还高达数万人民币。

-都教授的扮演者金秀贤的中国粉丝花费数万元在新京报买下版面为之庆生

2014年2月14日,新京报讯(记者吴立湘)韩剧星你在中国被引爆“,饰演外星人“都敏俊教授的金秀贤收获了大量粉丝。今天(情人节当天),在新京报C叠02版,有粉丝买下整版广告,祝金秀贤2月14日情人节快乐和2月16日生日快乐。

-王岐山两会上点评星你

2014年3月5日,王岐山在参加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有时候我也有一段没一段看看韩剧,看半天我发现我明白了,韩剧走在咱们前头。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以上数据和社会现象无一不说明了星你的火爆。从1992年最早登陆央视,并为大家所知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到2003年裴勇俊的冬季恋歌,再到现在的星你,韩剧经历了一个迅猛发展的过程。据FT中文网的数据表明,2001年韩剧出口额仅为800万美元,2011年则达到了1。58亿美元。而同期的2011年,日本输出的电视内容总额为仅为63。6亿日元(约6200万美元)。

二。韩国政府政策成为韩剧风靡的最大动力

韩剧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不得不提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1997年,韩国在遭遇亚洲金融风暴重创后,韩国政府认真而审慎地再次认识文化产业,并于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韩国将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程:

早在1986年,韩国就在第六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当中,提出了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化“的目标,此目标为后来将文化立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奠定了基础[1]。

1993年,韩国金泳三政府出台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开始将文化产业的开发作为政府重要目标之一。94年,文化观光部设立文化产业政策局,着手准备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95年,韩国政府宣布一系列广播电视产业五年发展计划,强调了广播电视媒介竞争的重要性。那些原先把广播电视媒介当作维护权利工具的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广播电视也是一种产业[2]。

97年的金融危机迫使金泳三政府下台,然而韩国的文化产业规划却没有因此停滞不前。98年金大中在韩国98文化节“上强调,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21世纪的核心产业,由此,文化立国“发展战略正式确立。

(二)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促进:

1。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韩国原为农业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还是亚洲经济落后的缩影,当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仅为87美元,大宗民生物资还需要依靠美国救济[3]。60年代中期,在朴正熙的领导下,改变先农业后工业的发展模式,重视发展见效快。外汇获得率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4]。

2。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具有高初始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经济学特性,此种特性的考虑,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北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的台阶。大力开发,促进出口,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盈利[5]。3。建立宽松环境,促进各种创意。新生力量的成长

韩国从1948年建立宪法政府到20世纪80年代末,均为独裁政府所统治[6]。独裁时期的影视主题普遍为:反共,尽量远离现实生活,减少对现实的批判。至80年代末以后,韩国的政治领域经历着从独裁到民主的变迁,韩国电视剧表现的内容逐渐丰富,展示多元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追求。

除了在内容题材上放宽限制,在政策上,韩国政府为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被废止或修改的内容达70百分号左右[7],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建立了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内容和传播上的创新和获得成功。

4。建立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升级。改造

步入现代化的内容生产,离不开对新技术。新表现手法的研究开发。技术提升和生产制作过程。因此,韩国为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并计划建成7个文化产业园区:大田(尖端影像。多媒体业)。清州(学习用游戏业)。春川(动画业)。富川(出版漫画业)。庆州(VR基础产业)。光州(设计。工艺。卡通形象业)。全州(数码影像。音像业)等。

此外,由文化产业振兴院投资32亿韩元建立的共同制作室“(约1100平方米,设15个制作室。1个影像编辑室。1个装备室。1个试运转室),使其成为具有制作。流通。培训功能的自给自足型“数字化广播产业生产中心,这对那些热心文化产业,具有一定技术,但深受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困扰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系统的扶持。

这些在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上的支持,有效解决了产业在升级改造上的前期投入问题,为韩国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具体策略

在文化立国“的战略层面下,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做了精心部署与安排,具体来看:

1。法律上,颁布法令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1998)。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1999)。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1999)。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的设想(2000)。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2000)等法律保障制度,给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以促进文化各行业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2。经济上,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的扶持有效保障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韩国政府在文化事业财政预算不断增加,20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百分号,2001年又上调9。1百分号,进入1兆韩元时代“,2003年达1兆1673亿韩元。同时设立多种专项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

除了直接投入和设立基金外,韩国政府还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如: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单位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免除场地转让费和再造费,以及交通设施补偿费等[8]。

此外,韩国政府以减税或提供低利率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拍片。韩国知名企业三星。LG等均以投资方式参与拍摄。同时,韩国政府通过激励机制。提供免税基金。税率优惠和其他方式的援助,支持私人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研究与开发。

3。市场竞争上,实行严进宽出,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保障国内文化产业的利益

3。1大力推进出口,极力限制进口的策略保护本土市场

韩国政府在积极向外拓展的同时,对于本国市场却是严格保护。2000年还珠格格被韩国引进后,虽然在晚上11点后播放,但仍以绝对优势压倒了韩国本土电视剧,此举引起了韩国方面的警惕,此后韩国几乎从不引进中国电视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近几年韩国三大电视台的播出表上,每年的引进国外的作品量只有5百分号,都是美国电影,而且全都放在非黄金时间段播出[9]。

3。2市场区域选择

文化产业的产品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心理相容性,因此在文化对外贸易时涉及政府进口政策限制和文化贴现等问题,所以在文化出口时首先要考虑市场区域问题,以最大程度地将文化产品输出给接受方。

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就明确指出以中国。日本为登陆世界的台阶。由于近似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选择中国和日本作为全球化传播的前沿和试点无疑是正确的。

3。3提供价格支持。政策奖励制度推进出口

窗口期和价格策略是成熟的好莱坞影视公司经常采用并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有效保障了文化产品能够获得的最高利润。节目供应商把一级。二级。三级电视观众看成不同的窗口“,通过仔细安排在不同的发行渠道投放他们的作品顺序和时间来最大化反复播放他们的作品所获得利润[10]。

由于韩国制播合一制度的影响,KBS(KoreanBroadcastingSystem,韩国广播公司电视台)。MBS(MunhwaBroadcastingCorporation,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电视台)和SBS(SeoulBroadcastingSystem,首尔广播公司电视台)三大电视台各自垂直整合节目制作。流通和传播环节,极少进行横向的节目交流和置换,因此,韩剧在国内市场播出之后,便少人问津。韩国政府从制定战略方针时就指出要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盈利。因此,为了帮助韩剧走向海外市场,韩国政府通过提供后期制作费用。提供外语配音服务。法律咨询。代理服务。鼓励参加国际影展以及出口奖励政策等,为韩剧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大幅减少了文化产品的出口障碍。甚至在出口受阻或者遭遇抵制韩流“时,韩国政府直接采购影视版权,在目标市场低价或者免费播放,以培养一部分的中间商,获取市场生存空间。4。行政上,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

韩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民主治理政策,广播行业也经历了由原先统一合并“的公营广播制度到有限开放“公有和民营广播电视并存的结构,改变了原先广播电视的政策宣导唯一性的特点。1990年,韩国政府修改了电视法,缩小了KBS的规模,对民营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同年年底,民营的SBS正式成立,自此,以KBS为代表的公营机构和以SBS为代表的民营机构正式展开竞争。民营机构正式跨入电视广播行业,市场化的产品正式推出。

5。人才激励和培养政策

任何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特别是文化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明显和严苛。因此,韩国决定自2000年至2005年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抓紧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包括: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加强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等。

三。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从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业的振兴最重要的就是政府文化立国“的战略。相较于此,中国政府也在2009年7月,由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中国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应该看到,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也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需要充满信心,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文化产业上获得长足进步。

概括来说,目前我们主要遇到的问题包括融资难。政策有限度开放。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需要借鉴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文化政策上应该采取区别对待和松管严罚的政策

由于政治和体制的特殊性,一些具有政治敏感性或者政治属性的单位可以必须由国有控股或者国家直接管理,如新闻内容的制作和播出等;但是对于一些娱乐的。商业的文化单位,可以放宽准入门槛,不需要国有控股,如民营电视台。民营报社等。这样可以吸引社会资金更积极地进入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业的多元性,提高文化产业的活跃性。对于这些民营文化单位可以做定期抽查和监管,如果发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一经发现,吊销执照,且从业高管人员不得从事相关经营活动3-5年。

另外,考虑建立影视剧或其他文化产品的分级制度,明晰文化产品的受众人群范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果逾越了此分级制度,不顾职业道德和操守,唯利是图,荼毒青少年的,一律重罚。

明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不同;对于没有收益或者收益甚微的,但满足人民基本精神生活需要的,政府应积极参与建设,做好配套设施和日常运营;对于有利可图的文化产业,政府应尽量撇清自己,仅提供基础服务及监管,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建设。运营。利润分成等,以免资源过分集中,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产生腐败。

-尊重产业发展特点,创造良好。公平的外部环境

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产业都会经历萌芽。发展。成熟。衰败的经历,因此,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政策的调整和措施的实施在宏观上进行调控,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的企业或某一类的行业进行扶植或投入。过分的溺爱“只有可能让企业活力减退,丧失竞争能力,进而演变成靠政府拨款存活的寄生虫。同时,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迫使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不得不因为政府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放弃自己的专业领域而转向其他行业。

此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中国一直在努力,不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有从根本上保障了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果实和收益,文化产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和繁荣。

-人才培养和人员编制

现代的文化产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一是院校,二是社会,可以考虑采用韩国的人才培养。培训以及奖励激励计划,鼓励在校学生和社会学员系统学习文化产业的相关课程,对于学习优异的人才,考虑资助送出国门进行进修。

此外,人才能够安心下来创作还需要有安定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的认可度。如果人才还需要整天为能够住哪里,吃什么而发愁的话,又怎么有可能会安心创作呢?因此,国家应考虑提供给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落户。集中住宿。配套生活设施的便利性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吸引有才能的青年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对于为文化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人给予国家级表彰,让年轻人由衷感到国家对他的重视和身上肩负的国家责任。并以此带动一批青年人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来。

-市场的把握与正能量文化的传播责任的引导

在文化产品的定位上,要兼顾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需求,也要考虑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带来的文化贴现现象,不能仅仅追求本国市场的人群需求,也不能一味追逐老外的审美文化。要着重考虑发扬中国的良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精髓,以及能够被海外市场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内涵。对于夫妻间相守。朋友间友爱。老少间尊重等充满人性的正能量,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光大,对于利用别人善心行骗或行凶的,一定要予以谴责和重罚。政府可以考虑提供政策倾斜,对于这样的文化产品,予以提前审批或播映,以通过正能量的文化产品逐步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和道德水平。

从韩国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

从韩國文化政策层面分析韩剧的风靡并探讨其對中國文化产业的启示【609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29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