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應對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4584字】

时间:2023-02-28 13:01来源:毕业论文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應對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4584字】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应对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逐渐不能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应对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特点。[1]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也使得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民将农村的原有土地流转给他人,使得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相互分离论文网,三权分置“应运而生。为了科学界定三权内涵,促进土地流动形成规模经营,2016年10月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为了顺利推行三权分置“政策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同群效应视角,实证分析了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土地流转,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一。理论分析与因素假设

(一)同群效应“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理论分析

同群效应是指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做出相似的决策。社会网络作为同群效应的作用机制,而中国农村具有天然的社会生活网络,农户的行为由此产生模仿或者跟随的特征。[2]同群效应“可大致分为相关影响。外生影响以及内生影响。[3]相关性影响是指农户因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个人特征或生活环境而具有相似的行为。比如当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土地所处位置都是平原或丘陵时,农户所做出的流转土地的行为很大可能是相同的。外生影响是指整个农户社会群体的外在特征引起的内部农户成员相似的行为。当该地区的大多数农户的非农收入普遍高于农业收入,农户会普遍愿意流转。农户内生影响是指农户的行为会随着整个农村社会集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

(二)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假设

第一,农户家庭禀赋。根据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可知,农地流转有四个参与主体: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企业和农户。[4]农户作为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参与者,有必要关于农户的自身特征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将土地视作生存的基础,并认为是年老时期的重要生活保障,并且相比于年轻人,年纪越大的人从事土地耕作的时间越长,恋土情结更为严重。并且年纪大的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减少,为了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来源,流转意愿更加不强烈。而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农户,非农就业的能力与稳定性更高,并且能够综合自身优势以及市场行情做出更符合市场化与信息化的决策,因此相比于未受过教育的农户有更大的流转意愿。当农户的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越多时,对于土地耕作的压力与花费的精力更少,所以流转意愿更小。当农户的生活保障方式比较单一时,农民表现较深的恋土情结,更加重视土地的保障功能而不是经济功能。[5]本文以家庭非农业收入为生活保障方式的衡量指标,当家庭非农收入越高时,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小,更易流转。而三权分置“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有理由相信,对三权分置了解度越高的农户,流转的可能性越大。以上分析,得出假设1~5

H1:农户年龄对土地流转影响为负。

H2:农户受教育年限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H3:农户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对土地流转影响为负。

H4:农户非农收入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H5:农户对三权分置政策了解程度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第二,用地企业。理性人“假设可知,农村土地的流入方即用地企业作为经营决策的主体,不会感情用事且精于判断和计算,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用地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会进行收入与成本的衡量,对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时,用地企业租入的意愿更加强烈,所给出的预期租金越高,农户也更偏向流转。但当农户用地离中心城镇距离越远时,用地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采购。运输。销售都会增加运营成本,流转可能性越小。以上分析,提出假设6~7。

H6:用地企?I预期租金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H7:土地离中心城镇距离对土地流转影响为负。

第三,社会保障。随着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改革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财产功能与保障功能。[6]并且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与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所以当农户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时,土地保障功能下降,土地的财产功能发挥作用,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取收益的意愿更强。以上分析,得到假设8~9。

H8: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H9:非农就业是否享有保险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第四,社会资本。农村社会作为一个熟人社会,因血缘。亲缘以及地缘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网络,网络中的成员因相互了解而为各种经济行为带来了便利。[7]社会资本因为以双方之间的信任为基础,减弱了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问题。此外,由于社会网络的覆盖,农户获取交易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样,减少了寻找交易对象的时间与成本,使土地流转更加顺畅。以上分析,得到假设10~11。

H10:礼金支出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为正。

H11:与邻居交往次数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为正。第五,同群效应。同群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周围与他相同地位。条件的其他人的影响,而且类似人群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会十分相似,故做出的决策也大致相同,但却不一定是最优化。最理性的决策。这种情况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得到假设12。

H12:同群效应对土地流转影响为正。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通过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通过对白头镇。羊马镇。集贤乡等7个镇14个村落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52张,回收有效问卷221张,有效率位87。69百分号。被调查农户年龄多集中在42~63岁,占总样本的52。1百分号,其次是34~41岁,占总样本的34。7百分号。被调查农户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占样本总体的53。6百分号。

(二)变量选择

由于研究目的是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即可通过农户的农地流转率来反映,目前全国平均土地流转率为30百分号,因此以此作为标准,农户土地流转率大于30百分号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自变量涵盖了农户家庭禀赋。社会保障。用地企业。社会资本。同群效应五大类共12个因素。在农户家庭禀赋中选取年龄。受教育年限。对三权分置“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家庭非农收入等5个因素;在社会保障中选取非农就业是否享有保险。是否享有养老保险等2个因素;在用地企业选取用地企业预期租金。与中心城镇的距离等2个因素;而在社会资本中选取礼金支出,与亲朋。邻居交往频率等2个因素;同群效应用农户在进行土地流转决策中是否受到他人影响。各变量的定义及其对土地流转情况的影响预测详见表1。

(三)模型构建

在进行理论分析后,文章进一步构建实证模型探究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选择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采用Eviews8。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以观测值为0的样本作为参照系,将所选取的12个解释变量都纳入回归分析中得到模型1,然后通过逐个剔除不显著因素的方法,得到模型2,使得最终选取的8个解释变量都具有显著性,其中4个解释变量在1百分号置性水平下显著。模型2中值为0。8564,较模型1有所增加,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其P值为0。00000,较模型1有所减小,表明模型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最终得出家庭非农业收入。是否享有养老保险。受教育年限。对三权分置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用地企业预期租金。礼金支出是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显著因素,并且在土地流转中存在同群效应。回归结果见表2。

(一)在农户的家庭禀赋方面

受教育年限对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显著。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相比于普通农户对新的市场。政策信息的接受程度更高,更倾向于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增值收益。此外,受过较好教育的农户,获得的非农就业岗位也更加稳定,用于土地耕作的时间也更少,流转意愿更为强烈。家庭劳动力人口对土地流转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家庭劳动力数量充足时,经营土地对时间与精力的平均耗费较少,对土地的流出意愿较弱,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家庭非农收入对土地流转影响显著。对于农户而言,家庭的非农收入越高,土地的保障作用越低,经营土地的积极性降低,更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最后三权分置对农户流转土地影响显著,三权分置政策出台的目的即为了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对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进行了政策支持,所以对政策了解的农户其流转行为更容易实现。

(二)在用地企业方面

用地企业预期租金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明显。农民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民绝大部分属于追求利润型的群体,其主要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当用地企业给出的租金越高时,农户对利益的诉求对土地流转的行为偏好性增强。

(三)在社会保障方面

根据实证结果可知,社会保障对土地流转影响非常明显显著。在外务工的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的失业保障,所以宁愿拥有的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出去。所以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越好,土地对农户的基本保障作用越弱,促进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效果更明显。

(四)在社会资本方面

社会资本对土地流转影响系数为3。62,在1百分号的水平上显著。所以,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社会资本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社会资本能够有助于快速寻找交易对象并能有效降低协商成本。监督成本,进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户与用地企业双方,更容易实现土地流转的交易。

(五)?实证检验,同群效应对土地流转影响在1百分号水平下显著

由此可知,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决策过程中确实存在同群效应,农户的行为表现受到其他平等个体农户和所在社会网络的整体特征影响,因此可利用同群效应合理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

四。建议

同群效应视角下,拥有土地的农户们的选择常常呈现区域化或同质化的特征,他们常常会由于相似的影响因素来学习和模仿做出与自身情况类似的同类人群的行为,即个人土地是否流转一定程度上受他人的影响或在类似环境下的人们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政府可以科学的引导此种现象,提升部分人群的选择合理性进而带动其同类人群。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三权分置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活经营权,盘活土地资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是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在整个调查样本中只有极少部分农户知道三权分置的内容。这样的一个实际情况极大阻碍了政策的顺利推行。此外,针对土地作为大部分农户的保命田“的现象,政府应继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对土地流转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并对出台的有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的流转积极性以促进土地流转。(二)引导劳动力转移

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不仅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家庭收入也没有显著提高。地方政府应注重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方向,增加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向城镇以及第二。三产业合理转移。以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带动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

(三)构建土地流转平台

根据实证分析?Y果可知,社会资本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政府一方面应须尽力培育并改善旨在巩固现有农村社会网络。便利社会。支持交换的微观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快构建土地流转平台,如土地合作社等,土地流转市场以及中介组织的构建,有利于加强交易各个环节的联系,形成健康。高效的土地交易环境。

(作者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

[作者简介:孙迪(1996―),女,河南新乡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李姿谕(1995―),女,河南焦作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应对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三权分置”政策下同群效應對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4584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28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