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2286字】

时间:2023-02-03 11:32来源: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2286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国情,同时这一制度也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作出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国情,同时这一制度也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作出了局部调整和完善。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分配制度的内容不断丰富,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继续深化和拓展。

[关键字分论文网配制度按劳分配效率公平。

分配制度是指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成为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而且,的分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度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一理论指导下的分配理论与实践。

共同富裕是分配思想的核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强调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强调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分配思想反映了全体^民追求幸福。平等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一分配理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同志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一原则就是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实现共同富裕。在现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先富带后富,既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厉_贝U,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同时又产生了_种示范力量,激发了更多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从实践来看,收入分配思想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改革,二是城市改革。农村改革包括人民公社制的取消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推行。城市改革分为两步,第一步提出要发展商品经济,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最终提出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是实施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活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得到了加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随着实践的变化,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完善了的收入分配理论。

在收入分配原则上,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讲效率也要讲公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突出强调效率的优先地位,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在制度设计E,提出多种分配方式相互结合的厉‘贝U。]993年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个人收^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丰富了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这一系列制度上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及它们参与分配的方式。

只有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互之间的结合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有序稳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收入分配的生动实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规范个人收入。那些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裕起来的人,以及那些通过投资。管理。技术等参与分配的人,都应该获得自己的正当收益。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全国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工资制度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第二,区域收入的调整。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的调整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财政支持有了大幅度提高。二是提出了通过对口支援的办法缓和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

第三,对社会公共投入的调整。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保标准,逐步形成了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并涵盖养老。医疗和失业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科学发展观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后,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新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分配原则作出了新调整。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更强调蛋糕做大以后,如何分好蛋糕。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第二,对分配导向指出了重点方向:社会建设。民生领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十二五“规划建议可以看出,关注民生已成为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分配思想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几年来连续上调;农村养老保险正积极实施,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目前已超过12亿。就业规模连续增长。十一五“时期新增就业人口突破5700万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o0万人的目标超额完成。住房安居工程得到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实施,使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有了安居之所。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国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2286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325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