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不锈钢材料的锻造工艺研究(3)

时间:2019-04-21 08:46来源:毕业论文
1.2.1.2 C的影响 C元素在马氏体不锈钢中起决定性作用,马氏体不锈钢C含量一般在0.1%到1.0%之间,C是奥氏体形成元素,提高C含量可直接扩大钢的高温奥


1.2.1.2    C的影响
C元素在马氏体不锈钢中起决定性作用,马氏体不锈钢C含量一般在0.1%到1.0%之间,C是奥氏体形成元素,提高C含量可直接扩大钢的高温奥氏体区,提高不锈钢钢的硬度。但随C含量增加,钢的韧性下降,且C与钢中的Cr形成CrC等C化物,减少钢中有效Cr含量,对钢的耐蚀性产生不利影响。马氏体铬不锈钢中加入小于1%含量的Mo可明显改善钢的耐点蚀性,提高钢的强度和抗回火性。
1.2.1.3    Ni的影响
为提高马氏体铬不锈钢的Cr含量,又能保持高温奥氏体区,获得淬火马氏体组织,并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和化学性能,可以在马氏体铬不锈钢中加入2%~5%Ni。因Ni是奥氏体形成元素,扩大高温奥氏体(γ-)区,可使低C13%Cr马氏体不锈钢不需要提高C含量的情况下提高钢中Cr含量仍旧为马氏体不锈钢,该类钢由于Cr含量提高,耐蚀性明显好于13%Cr马氏体不锈钢。此外,Ni亦能提高铁一铬合金的钝化倾向,改善钢在还原介质中的耐蚀性。
1.2.1.4    Mn的影响
Mn是奥氏体形成元素,适当含量的Mn的加入能保证钢中产生一定的MnS,有助于降低钢中δ-铁素体的含量,优化不锈钢的热加工性能;同时,钢的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Mn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增加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并降低马氏体的转变温度。
1.2.1.5    Nb的影响
Nb是强C化物形成元素,能和钢中的C、N等元素结合形成Nb的C化物和氮化物, 减轻晶界处因C、N的析出导致的晶界贫铬,从而提高钢的耐蚀性,但同时引起沉淀硬化效应;Nb在钢中还能形成金属间相,有助于提高钢的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Nb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细晶强化效果好;加入Nb还能提高不锈钢的抗回火性。
1.2.1.6    Mo的影响
Mo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在不锈钢中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Mo含量低时,形成 M2X相。Mo含量高时,形成Laves相或χ相等。主要作用是增加时效硬化效果 。
1.2.2    奥氏体不锈钢Z2CN19-10
1.2.2.1    Cr的影响
Cr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合金元素,对耐蚀性起着决定作用。添加Cr后在钢的表面形成一种致密氧化物膜,起到强烈的钝化作用;铬又能显著提高钢在电介质中的电极电位,有效地升高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值,降低钢对点蚀的敏感性。当Cr与Mo配合使用时,抗点蚀效果更好。因此,Cr的质量分数高于10.5%的钢就可以被认为在普通环境中是不锈的,但是在其它腐蚀性介质中能形成稳定致密的氧化物则需要更高的铬含量。
Cr是一种铁素体形成元素,当铬含量超过12.7%时,Fe-Cr合金变成单一的铁素体组织,而在Fe-Cr-C系或Fe-Cr-Ni-C系合金中增加铬含量将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促使铁素体的形成和残留。 不锈钢材料的锻造工艺研究(3):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324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