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浅谈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管理 第2页

更新时间:2014-11-24:  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陕西省水利厅供水处 郭勇军
第一部分 工程建设管理
      这次培训班上,建管处讲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下我主要讲一下我省目前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注意及加强的工作:
一、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县对前期工作不重视,存在先斩后奏、未批先建问题。
      2、部分县存在小工程数量多,招标投标工作不够规范问题;个别县有分解工程问题。
      3、建设管理技术力量普遍不足,有的工程质量较差、形象较差。
      4、监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理工作较为薄弱。
      5、重建设、轻验收。竣工验收工作滞后且不够规范。
二、当前建设管理应注意和加强的工作
      先讲几个概念。
      公开招标:是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邀请招标:是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投标人: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发出后,响应招标并购买招标文件,参加投标的潜在中标人。
      围标问题:就是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投标人找N家公司来投标,只要是找的这些公司中标,无论哪家中都是这个投标人中标。这几家与投标人共同投标的过程,俗称围标。
      串标问题: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工程规模: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一般指工程的最大日供水能力。
      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一般指方案性的、影响整体或投资较大的工程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指局部的、非方案性的、对整体工程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的且投资变化不大的变更。具体划分由审批机关规定。
      关于建设管理应注意和加强的工作
      (一)落实工程建设管理责任
      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要严格执行“四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投资较小的小型饮水工程,要落实工程建设责任主体,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对农户自建、自用、自管的零散工程,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
      要严格执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管理程序(包括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初设、施工图设计及审批);规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施工监理的招标工作,切实落实建设管理责任。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
     (二)加强工程资金和材料设备管理。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方面,要专户储存,专户管理,规范执行项目建设资金报账制。严禁挤占、截留、挪用、转移项目建设资金,杜绝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提高保工程质量要从基础抓起、从设计工作抓起、从建设管理抓起、从材料设备质量上抓起。工程建设使用的各种材料、设备,主要是管材、管材、水泥等,应该要把进货关、验收关、存储保管关和安装使用关。(塑料管材在紫外线照射后极易老化变脆,所以不要将塑料管长时间置放在太阳照射的地方,影响管子寿命)。
总之,我们的工程建设要做到“四安全”,就是要做到生产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不要出问题、出事情(人员伤亡、质量问题、经济问题)。
      (三)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供水工程建成经试运行后要及时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工作按照项目审批权限 “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分级进行。由水利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组织,财政、审计、国土、环保、教育、扶贫、卫生等有关部门参加。
省级审批的项目,在市级进行初验后申请省级验收。
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限期整改,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浪费的相关人员要追究责任。
      (四)积极推行用户参与项目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前: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就工程建设方案、资金筹集办法、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价等充分征求村委会和用水户代表的意见。同时应对工程建设内容、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供水受益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水价核算、建后管理措施等进行公示。
      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应有受益村民委员会和受益户代表参与监督和管理。
第二部分 工程运行管理
一、 村镇给水工程的特点及分类
  1、村镇给水工程的特点
    居民居住及用水点分散,用水点多。
    水的用途以生活用水为主。
    用水时间集中,供水量变化大。
    管网水压一般较低(一般小于40米)。
http://www.youerw.com    供电电源大多为单电源。
    建设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比较少。
  2、村镇给水工程的分类
       农村供水工程一般分为集中式给水系统和分散式给水系统。
      (一)集中式给水系统
      集中式给水系统通常指集中取水、净化和统一配水的供水系统。
      这种给水系统是村镇供水工程中最常见的供水系统。其供水保证率一般较高,水质容易保证,有专人管理文护、用户使用方便。特别是大中型集中供水工程,一般供水量可靠、管理较为规范、水质卫生达标。凡有条件的村镇,均应优先发展建设。
      集中式供水系统按照供水范围也可分为单村、连村、区域连片式。
      集中式供水系统按照供水方式可分为重力自流供水和提升加压供水系统。
     (二)分散式给水系统
      分散式给水系统通常指单户或多户用户自行取水的用水设施系统。
这类系统适用于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水源条件限制不能建集中供水工程的地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重力式或提升式单户或多户用的自来水系统,如虹吸式水窖自来水和微型泵提升式的水窖自来水。
 3、常见的供水系统
     ① 区域(联片)统一供水  ② 村级独立供水   ③ 管网延伸供水 ④ 分压供水    ⑤ 分质供水
二、村镇给水工程系统组成及净水工艺:
     (一)村镇给水工程一般由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及蓄水、加压、电气、自控等工程组成。
     (二)村镇供水工程常用的水处理工艺
 1、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处理工艺:
      地表水水源的供水工程,其净水工艺一般采用反应、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常规工艺。
 2、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处理工艺: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其净水工艺比较简单。由于地下水源浊度一般都满足标准要求,故大多数工程只需要消毒即可满足要求,少数水源水质需要处理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铁、锰、氟化物、氯化物等超标时,则要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等设备设施进行处理,以使其达标)。
三、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内容
     (一)村镇供水工程的任务
 1、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是:(1) 水质达标;(2) 水压满足;(3) 计量准确;(4)安全供水;(5)方便用户。
      为提高服务质量,水厂都要制定健全的服务公约、服务标准和服务规章制度并能经常加以检查、落实;要教育每个职工树立“一切为用户着想”的思想;对待用户要亲切、主动、热情、诚恳、礼貌、周到、耐心、细致。
 2.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重点抓节电; (2)大力节约各项开支; (3)合理使用大修理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4)增加营业外收人。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建立责、权、利统一的各种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制,抓好自来水厂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改革。
3.努力实现自来水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有各项确保供水水质的有效措施;
     (2)有完整而明确并能严格付之实施的工作标准;操作规程、文修规程、安全规程和经济责任制等规章制度。
     (3)有正确地反映生产全过程的计量系统、原始记录和统汁分析。
      实现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的前提是具有懂得生产技术与管理的人才。目前大多数村镇水厂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水质有的还不能完全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作出巨大努力,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二)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内容
 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指供水工程建设竣工后,交由业主单位或由业主指定的单位或个人负责管理的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含调蓄、加压、电气、自控等工程)的工程管理。
      管理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制度和责任。
      (2)明晰工程产权,做到责、权、利统一。
      (3)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许可证。
      (4)供水工程必须划定水源保护区。
      (5)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验。
      (6)要对各个单项工程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制定安全生产、设备操作、定期文修保养等规章制度。
      (7)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2、运行管理
      村镇供水工程首先要保证项目批准实施范围内的供水需要。在不影响原供水区供水的情况下,可根据其供水能力,适当扩大供水区范围。有条件的也可兼顾蔬菜、林果和工副业等生产用水,以充分发挥供水运行管理的能动性。
供水运行管理主要指生产管理,包括水质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和节约用水等方面的管理。
管理单位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管理机构或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和制度。
        (2)做好管理人员的聘任和管理工作。
        (3)建立集中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
        (4)抓好水源卫生防护管理。
        (5)做好供水设施包括公用水站的文护以及防冻,排水和环境卫生工作,同时做好扩大用户工作。
        (6)供水单位应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协议,按协议规定供水用水。
        (7)积极做好供水水价的核定工作。
        (8)做好用水户管理工作。
        (9)要建立水量、水价、收费“公开栏”,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10)建立和完善供水工程水费收入使用制度,加强水厂其他项目的经营管理,搞好经济核算。
      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
         (1)掌握水源状况,做好卫生防护,防止水源枯竭污染,
         (2)进行水厂日常生产管理,建立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3)组织管网测流、测压、查漏、堵漏,文护和抢修。
         (4)查表、收费,审批用户用水申请。
         (5)掌握收支情况,进行成本分析,提高经济效益。
         (6)开展横向联系,进行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组织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完善技术档案。
         (7)进行节约用水宣传和管理。
         (8)调查用水发展情况,制定生产发展规划等。
四、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组织及机构
     (一)管理组织
         A)  县区“村镇供水管理服务中心”或“供水管理总站------(类似董事会、“人大”)
         B)  乡、镇“农村供水管理服务站” (性质同上)
         C)  供水协会----类似监事会(监事会、“政协”)
         D)  供水管理单位----公司经营者、管理者(经理层、政府)
      当前我省全力推进县、乡两级垂直专业化管理体制,在县(区)、乡(镇)设立全额事业单位的村镇供水管理服务中心(或供水管理总站),负责辖区内的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服务工作。同时,积极促进各县(市、区)建立县级村镇供水工程文修基金制度,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在管理形式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按乡镇划片管理,村镇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实行统一调配、安排,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社会法人、自然人或股份制等形式投资修建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由投资者自行管理。
      一家一户修建的水窖、水井及引水等分散供水工程,一般实行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
      (二)供水协会
      村镇供水工程按照供水范围或受益村组开始组建供水协会,实行用户参与式管理。
      供水工程管理应采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由水行政管理部门代表、供水管理单位代表、村镇干部和用户代表等组成供水协会。
      尽可能做到工程产权明晰,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落实,供水价格合理透明,供水账务公开。
供水协会应经常听取用水户的意见,加强供用水监督,千方百计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效益,使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而走向良性运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供水协会的职责:
       1、及时反馈用户的意见;
       2、和用户沟通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协助搞好水源防护及有关供水的外围环境工作;
       4、监督水厂的运行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工作;
       5、协助工程管理单位收缴水费和统筹文修费用;
       6、及时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村镇供水管理服务 中心(总站)反映有关问题。
     (三)工程管理单位机构设置
       1.机构设置原则:(1)从具体情况出发,服从生产需要。 (2)减少层次、提高工作效率。
       2.机构设置形式:(1)三级管理的形式(水厂--车间--班组)。(2)二级管理的形式(水厂-- 班组)
     (四)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规章制度  
       1.基本制度
      主要指来自国家及上级规定法律、规定、制度等。如企业法、厂长负责制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2.工作制度
      (1)政治工作制度,如组织、宣传、治安保卫、消防工作制度等;
      (2)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如生产调度、设备运行、水质化验、设备文修、技术档案等;
      (3)计划统计制度,如计划编制、执行、检查、分析及原始记录、统计等;
      (4)经济核算及财务制度,如成本管理、固定资金及流动资金管理、财务工作等;
      (5)物资供应保管制度,如材料采购、验收、发放、保管等;
      (6)人事劳动制度,如人员调进调出、定员定岗及工资管理等;
      (7)行政福利生活制度,如宿舍、食堂、医疗卫生等。
      3.工作标准制度
      (1)各级行政领导的工作标准
       如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等;
      (2)各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的工作标准;
      (3)工人工作标准
     各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工种的工作标准;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生产调度联系制度;设备文修保养制度;班组经济核算制度。
    (五)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
     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管理的内容如下:
      1、计划与统计:包括水厂计划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内部班组核算及其他考核指标情况、水厂计划的编制和水厂统计的工作。
      2、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执行的情况、合理制定各生产环节的技术状态标准与定额消耗,加强以水质为中心的各生产环节的管理,进行生产调度。组织安全检查,搞好原始资料的记录及整理,定期测定各构筑物、机泵及管网中运行参数。抓节约用电与能源管理、设备管理及组织设备的文修与检修。做好技术情报与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编制生产发展规划。
      3、水质管理与水质检验
     (1)水质管理
       A、水质管理的机构与职责   B、水质管理的主要内容
     (2)水质检验
       A、检验类别、周期。  B、检验方法
     (3)报告制度
      水质检验类别、周期
      4、水厂营业管理
     (1)抄表收费。
     (2)用户接水: A.用户接水分类。 B.用户申请接水的基本步骤
     (3)管网及附属供水设施的管理: A.管理范围与职责。 B.管理内容
     (4)节约用水管理
      5、物资与设备管理
     (1)物资管理。(2)设备管理
      6、水价的核准与审批
     (1)水价核定的原则及水价的构成
      村镇供水应按照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村镇供水水价由供水成本、利润和税金三部分组成。
供水成本由人员工资、水源水费和水资源费、燃料及动力费、材料费、折旧及大修理费用、管理费用、其他费用等构成。
     (2)水价的核准与审批
      大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价一般由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其具体程序一般如下:
      第一、供水管理单位测算或核算供水成本,向县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主管部门提出调整供水价格申请;
      第二、县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物价主管部门组织调研,协商提出初步意见;
      第三、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召开有关方面(企业、用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代表参加的供水价格听证会议;
      第四、县级或县级以上物价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小型村镇供水工程的水价,一般由村镇根据当地经济和群众承受能力及供水成本自行确定,报县水利部门及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或实行政府指导价。
      7、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村镇供水水厂财务管理工作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核算管理,对供水工程经营活动中资金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营业收入和收益管理等。
      8、安全教育与安全检查
     (1)安全教育
        A.三级教育:凡新入厂的操作工人都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一是入厂教育,二是车间教育,三是班组教育。
        B.专业培训:对电气、加氯、消毒、锅炉、起重、焊接、司机等特殊工种,须进行专门安全技术训练,经审查合格才可独立操作。
       C.制定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
     (2)安全检查:1.检查形式:水厂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定期检查、普遍检查、专业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2.检查内容。
     (3)事故处理
        1)工伤事故。 2)事故报告的调查。

上一页  [1] [2] 

浅谈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管理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