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对我国志愿者流失问题的分析 第2页

更新时间:2011-4-7:  来源:毕业论文
  (一)从自愿者本身方面

  1.有些同志申请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受周边参与着的影响,进而加入后,并未有很强的服务意思,所以服务周期自然很短。2.有些志愿者是因为一时好奇加入,一旦热情退却,也就选择退出。3有些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参加,待时机成熟就投入了自己忙碌的事业,无暇顾及志愿服务。4.有些是因为做志愿活动没有得到社会满意,也未得到自己的满意,所以对志愿活动失去了信心。5.有些因为做志愿活动没有得到自己之前预想的快乐和意义,进而失望的退出。

  (二)从志愿者组织方面

  1.缺乏健全的队伍建设培训制度,没有引领志愿服务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发展,而适当的培训不仅形成志愿者团队的战斗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稳定率,降低流失率。

  2.志愿者组织的自主性不强,行政色彩浓重,缺乏独立性,开展的活动大多是配合上级的政府要求,使得许多志愿者觉得无法体现意义以及快乐,导致这一类人群的流失。

  3.自愿者组织缺乏发展的战略意思,短期行为明显。

  4.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譬如激励机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使志愿者不能看到自我价值,无法满足精神的需要,造成志愿者积极性不高,服务持续性不长。

  (三)从社会公众方面

  1.广大的群众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不深刻,有的服务对象将志愿者视为无偿劳动力滥用,让志愿者超时服务,影响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2.社会信任结构失调,人们对志愿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质疑与担心,打击了志愿者内心对服务事业的热情,感觉付出了却没有收获,因此导致部分人员的流失。

  (四)从用人单位方面

  1.有些用人单位认为自愿者做事不符合单位安排,不能帮忙反而添乱,对自愿者进行了指责,严重打击了自愿者。

  2.用人单位没有给予自愿者的行动赋予意义,没有赋予行动以自我价值的表达。

  3.用人单位没有给自愿者空间让其感觉可以施展自己,因此自愿者感觉没什么收获,于是就走了。

  (五)从政府方面

  1.资金投入的不足,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同时税收制度限制了工商企业、个人对志愿事业的捐赠。因此造成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不得不流于形式,成为短期行为,导致了流失率高。

  2. 缺乏健全的法律和法规保障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的有效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出现明显的不对等性,造成人员的不稳定性。

  四.对造成流失率高阐述观点并给出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起相应的资金保障。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资金短缺制约着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壮大,由于资金不足,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不得不流于形式,成为短期行为。各级政府要设立志愿服务专项保障经费,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保障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费用,使得志愿者队伍因受资金约束而导致自愿者的流失得到很好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失率。

  (二)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登记注册和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登记注册制度,为壮大志愿者队伍提供合法性身份认同。并对新招募的社区志愿者,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社区志愿者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进而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志愿者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适当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稳定率、降低流失率,而且形成了志愿者团队的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强化自愿者自我激励机制,丰富志愿者组织内部激励,提升社会激励,同时在新形势下,激励机制要与社区志愿者的构成变化相适应,所以应当不断创新来满足人们多变的需求。还可通过设立灵活多样的表彰奖项,有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朴湃,使志愿者的服务行为及时得到社会的肯定。积极推广“志愿服务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使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社会的回报。惟有让志愿者正真感受到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自我价值所在,才能保持志愿者参与行为的内在动力,保持着志愿者的热情,留住志愿者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队伍中。

  (四)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机制

  通过管理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利用进行专业化管理来满足志愿者的需求,让志愿者高高兴兴地做,有效率地做,效率高了,流失率就低了。同时建立起支持的平台,用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来满足专业化的需求,以此来达到长期留住志愿者的目地。

  (五)完善法律及社会保障制度

  志愿者的服务精神理应受到社会尊重,合法权益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可如今他们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文护,社区志愿者权利与义务出现明显的不对等性。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健康发展的法律规范体系。要加快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文护志愿者自身合法利益。志愿服务立法不仅有利于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更有利于文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管理,促使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积极履行职能,从而防范和化解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减少各种矛盾和纠纷,降低志愿者的流失率,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法制队伍。

  (优)加强志愿服务理念传播,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和社区信息栏、宣传栏、电梯间、公交车车身(车内)、道路广告位等设施和载体,制作、发布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广泛宣传社区志愿服务的理念、知识、活动,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吸引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同时让公众更多的理解志愿服务工作。【4】

  四.结语

  志愿服务是一项大有可为、崇高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热情、无限的爱心、积极的行动、永远的坚持。但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稍显稚嫩,还有许多方面亟待改善。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吸取国外优秀经验,争取让我国的志愿者队伍建设水平更上一层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政府、企业与非营利及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志愿者将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公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大力支持、引导、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的志愿者队伍,在我国和谐发展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解决志愿者人员的流失率高及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风险是我国所面临的大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挑战,而志愿工作任重道远,除了加强志愿者组织自身建设以外,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公众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建设志愿服务事业。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1】百度百科

  【2】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 完善广东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明进广东省委

  【3】我国城市社区工作领域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侣传振

  【4】浅谈如何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共青团北京市委 

上一页  [1] [2] 

对我国志愿者流失问题的分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