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4-29:  来源:毕业论文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 第2页
一、什么是人才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如果仅看他的学历或专业技术的资格,显然是片
                              3
面的。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些人在企业里虽然学历或专业职称较高,而其实际工作能力却与其学历和职称很不相称,员工们不佩服;相反,有些人虽学历或职称不高,或者只是技术工人,可他却能解决其他人解决不了的工作难题,
或者说其业绩比高学历、高职称者还突出。两相对比,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是不是人才应该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人尽其用”,通过实践后其业绩卓著者,                              
可称为人才。基于这种认识,在人才的挖掘和合理使用上我们的思路就会更清晰。
二、造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来源于社会,企业是开放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选择工作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多,造成了今天我国国企人才的流失,那么,深究其原因何在?
(一)思想认识的滞后
由于体制、机制的历史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较晚,许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都仅是由原有人事劳工科、劳动工资科等等换个牌子、更个名而已,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行政管理的束缚,分不清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对人才资源思想认识模糊,传统上,国企不提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而叫劳动力,是一种劳动要素,没有把企业人才当作资源。而国际性的跨国公司早已将“人”视为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并列为企业的三大资源。经过我国多年的经济改革与实践证明,国企越来越多的发现他们在人才思想认识的滞后,阻碍了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二)未能做到人尽其用
有些国企对现有人才,未能做到合理使用,好钢没能用到刀刃上。对于一些有技术专长和工作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敢大胆启用,或未用到关键的位置,而人才选择一个企业,又往往是为了追求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心中就产生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想法,致使工作热情下降,长此以往,便产生了“跳槽”的想法,造成了人才流失。这就是说国企在内部挖掘潜力上的工作做得不够细,造成了人才埋没,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三)人才所处的工作环境的不和谐
主要有两条:一是个别国企的领导的心胸不够宽阔或对人才有偏见,对人才
                              4
进行打压,二是在待遇上使人才得不到实惠。中国有句古语“士为知己者用”,意思是说能人异士可以为知己之人做出最大的牺牲。这说明人是需要理解和信任的。需要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时人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中。即使是工                               作条件略艰苦,待遇略低,他也是非常愿意接受,并不轻易地放弃。物质需要是
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才在某一方面工作业绩卓著,为企业作出了贡献,赢得了
效益,如果在分配上不能体现出来,那就使人才的工作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认可,挫伤了工作热情。再者,待遇上有差别,也相当于在人才之间引人了竞争机制,可以促进人们之间形成相互赶超的良好局面。
   (四)人才培训严重滞后
我国大多数企业育人机制尚未成型,一些国企仍保持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形式,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有些企业只重使用、轻培训,不舍得在培训上投入时间、金钱。意识不到,培训是一种投资,通过员工的素质与技能培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有些国企往往只把眼睛盯在高学历技术人员上,对技术工人没有去认真发现与培养,致使技术工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使技术工人把眼光放到了高收入、高待遇的企业。
(五)同行企业的高待遇揽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民营、合资、独资同行业企业,由于生产发展较快,急需一批具有高素质,能适应新设备,操作水平高的人才。据06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技术工人的需要缺口已过千万,这个数字比每年所需要的大中专和高科技人才的总量还要大。这些企业他们出高薪、高待遇吸引这方面的人才,也是造成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三、国有企业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
1、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今天,对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要生存,要发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越来越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因为人才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已成为国企的共识;鼓励人才成长,保护人才,尊重知识,
                               5
尊重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必将对我国国企人才工                 
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企要牢固树立起“关键在人”、“人才难得”的人才战                               
略意识。
2、要转变培养选拔人才的观念
观念转变天地宽,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冲破各种陈旧观念的束缚。国企首先是培养选拔人才的出发点,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考虑得到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其次是培养选拔人才的标准,要选优秀的青年人,增加企业活力。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思想
一是国企要树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思想。要敢于冲破陈旧的观念,对于那些品德好、能力强,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人才,要敢于大胆地提拔。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正是由于他们大胆使用了一大批品德好、思路清、能力强、精力充沛的年轻优秀人才,才使他们的经济跟上了时代潮流,取得快速发展。二是要树立用人之长的思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要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人才的长处和短处,多渠道、多层次地了解干部;善用,就是要善于用人之长,避其之短,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知人是善任的基础,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在用人上要看本质、看主流,不可一味地求全才、完人。三是要树立辩证看待用人的思想。在国企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某个领导或组织部门用错了某个人或对一个人使用不当,会带来种种非议和责难,让用人者心感不安。而对那些有人不用而埋没和耽误人才的现象,却视而不见,孰不知对于领导者或组织部门来说,这同样也是过错,甚至这种潜在危害会更大。应当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一些人在一定层次和岗位,就可能发生变化。
(二)要善于发现人才,识人用人要有“公心”,创造和谐的环境
王岩叟曾有一句颇有见地的话:“天下非无材,取之不远,采之不博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才能的,都是具有某一方面的人才,问题在于能否被发现。而发现和储备人才,需要不断拓宽视野,既重“庭院”,也看“角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对策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