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新世纪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更新时间:2015-3-19:  来源:毕业论文

新世纪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论文摘要:新世纪以来,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对2000年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梳理,揭示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作者本学期选修课教授讲授知识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现状,对策建议
  一,新世纪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一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逐步好转,个体私营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早在步入新世纪的前一年,准确地说是在1999年的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就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从2002年开始,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11月十优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又进一步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扫除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制度歧视,使其获得“国民待遇”。2005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其他行业和领域。这就在市场准入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强调“非禁即入”的精神,对于打破原有国有企业垄断局面,鼓励个体私营企业进入更多新的产业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艳阳天。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又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从而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2008年8月22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总局宣布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鸡毛市场管理费。两费停征为个体工商户生存再拓新空间。2009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个体工商户雇佣人数不再受限,国家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流动摊贩可办理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凭证照可申请贷款等,将对个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近22年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将推出历史舞台。最新出台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在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36条”)。新36条将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总体来说,新36条所包含的措施更细,开放度更高,政策更具体、也更透明。
  (二)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如今,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私营企业户数稳步提升(表1),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不断提高(表2),个体私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个体私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创造了中国GDP增量的约60%,解决了社会新增的非农就业人员的80%以上,拥有全国66%的专利与74%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开发,同时成为每年上百万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选择。到2008年6月底,全国工商机关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759万户,比上年底增加1716万户;从业人员5609万人,增加113万人;资金数额8052亿元,增加701亿元(表3)。个体工商户户数、从业人员、资金数额等三项主要指标,分别比上年底增长0164%、2106%和9153%。
  表12000-2008年私营企业户数及增长率  
年份

户数(户)

增长率(%)

投资者人数(人)

增长率(%)

2000

1761769

16.8

3953480

22.6

2001

2028548

15.1

4608348

16.6

2002

2435282

38.2

6228163

35.1

2003

3005524

23.4

7728322

24.1

2004

3650670

21.5

9486288

22.7

2005

4300916

17.8

11099344

17.0

2006

4980774

15.8

12716513

14.6

2007

5513120

10.7

13965217

9.8

2008

6574171

19.2

15073611

7.9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总局
  表22000-2008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及增长率
  
年份

注册资金(亿元)

增长率(%)

户均注册资金(万元)

增长率(%)

2000

13307.7

29.4

75.5

10.7

2001

18212.2

36.9

89.8

18.9

2002

34756.2

90.8

142.7

58.9

2003

35304.9

1.6

117.5

-17.7

2004

47936.0

35.8

131.3

11.7

2005

61331.1

27.9

142.6

8.6

2006

76028.5

24.0

152.6

7.0

2007

93873.1

23.5

170.3

11.6

2008

117356.7

25.0

178.5

4.8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总局
  表32000-2008年个体经济资金数额及增长率
  
年份

注册户数(户)

增长率(%)

资金数额(亿元)

增长率(%)

户均资金数额(万元)

增长率(%)

2000

25713618

-18.6

3315.26

-3.6

1.29

18.3

2001

24329997

-5.4

3435.79

3.6

1.41

9.3

2002

23774852

-2.3

3782.35

10.1

1.59

12.8

2003

23531857

-1.0

4186.99

10.7

1.78

11.9

2004

23504911

-0.1

5057.9

20.8

2.15

20.8

2005

24638934

4.8

5809.5

14.9

2.36

9.8

2006

25956066

5.3

6468.77

11.3

2.49

5.5

2007

27415298

5.6

7350.79

13.6

2.68

7.6

2008

29173323

6.4

9005.97

22.5

3.09

15.3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总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根据《信息时报》叶静、胡燕妮两位记者2006年8月10日提供的资料,2006年,广东省注册资本在亿元以上个体私营企业已达469户。这实际上表明了广东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当年,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户数排名依次为:上海623户、广东469户、江苏396户、浙江368户、山东207户。当年,沪、粤、苏、浙、鲁五地个体工商户户数排名依次如下:(表4)
  表4:沪、粤、苏、浙、鲁个体工商户户数排名情况
  
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户数(户)

个体工商户户数(万户)

私营企业户数(万)

注册资本(亿元)

上海623

广东237. 35

上海28. 09

江苏8, 312. 25

广东469

江苏177. 76

江苏54. 72

上海7, 733. 50

江苏396

浙江176. 94

广东51. 01

广东7, 649. 65

浙江368

山东172. 65

浙江38. 58

浙江6, 147. 86

山东207

上海28. 09

山东34. 39

山东4, 757. 36

资料来源:《信息时报》,2006-8-10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已达34715万户,同比增长316%,其中私营企业6213万户,同比增长1219%,个体工商户28017万户,同比增长1412%;从业人数192619万人,同比增长718%。2007年广东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增加值1321612亿元,同比增长1413%;上缴税金177517亿元,同比增长2516%;完成出口总额667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11%,进口总额32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
  二,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截至目前,虽然个体私营经济的宏观政策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不论从其自身还是从其外界环境来看,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着力破解。
  (一)产业集群层次不高。目前,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很快,整体规模很大,但实力不强。其主要集中于煤炭、石化、机械、冶金、建材等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租赁等传统的服务业;在基础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群大多以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与当前产业政策相矛盾,集群企业开发能力弱。
  (二)行业准入门槛高。尽管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非公36条”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但是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外部环境问题仍是市场准入问题。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在进入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石油等垄断部门和行业时遇到的阻力很大,比较突出的是这些部门和行业会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和从业资历等各种理由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使得个体私营企业实际上进不去,甚至使一些原已进入某一领域的个体私营企业也因条件与门槛的提高而被迫退出。
  (三)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家族经营制是中国私营企业采取的一种较普遍的经营形式。据统计,中国私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在其初创期曾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基于这点,新世纪以来,一些私营企业积极地采用了公司制的治理结构,但从其内部运营过程来看,仍没有摆脱家族式管理,股权大多集中于家族,企业资产与家族财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完全由家族成员按非市场原则共同负担;而且,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决定了企业的继任者只能是其现任管理者的子女及亲属,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私营企业。
  (四)融资渠道不畅通。个体私营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其渠道并不像公有制企业那样畅通。从银行角度看,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其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国有金融机构对个体私营企业在贷款审批程序、信用等级、贷款担保等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信贷政策,即便能够实行,也只能对上规模的企业进行支持,而对中小企业的限制较大。这样一来,中国个体私营企业基本上只能靠自有资金发展,获得的银行融资比例很小。
  (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当前,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多为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大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此,企业主要靠劳动力的投入和投资的拉动获得竞争优势,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科技含量低,特色产品少。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个体私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的缺乏,创新能力非常弱。
  (优)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目前,中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仍然偏低,专业人才少、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致使不少私营企业存在违反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的现象,商标假冒、产品伪劣、财务失实、偷漏税款等问题在不少个体私营企业中存在,个体私营企业经营带来的资源浪费加大、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存在问题的影响
  以上所谈的五点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当前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分布较为单一,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商业、运输和其他社会服务业,以及一些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尤其在那些传统的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仍面临着市场准入方面的各种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与阻碍。许多传统的观念仍未改变。比如国有经济优越于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优越于个体私营经济的“排坐次论”在局部范围内还存在。总的来讲,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成为具体的制度安排,许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法律制度和运行细则方面,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则有很大差距。四,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的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将遭遇严峻的挑战,挑战中有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作者就根据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表现出的问题对中国个体私营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一)市场准入平等化:2005年出台的“非公36条”和最新颁布的“新非公36条”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平等化方面有很多的措施个体私营经济的所有制障碍将逐步消除,国企、外企、民企竞争环境将趋于全面公平,一些领域行政性垄断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将逐步消除。个体私营经济将获得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公平的舆论环境,在更公平市场环境中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竞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指导下,地方保护主义将逐步消除,部分产业以行政性垄断形成的寡头垄断格局将逐步消除。
  (二)政商关系合理化:政府将由管理个体、私营企业的“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个体、私营企业的企业扭曲行为将被改变,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将发挥基础性作用。官商勾结,对商人最终是不利的。这实际归结于我们的政府,如果制度是政府控制资源而不是市场控制资源,这样的体制不改变,那么政商关系就是扭曲的,所以今后我们一要转换政府职能。由“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二要防止企业行为的扭曲。改变单纯重视“点石成金”的取巧,忽视“十年磨一剑”的实干等价值取向。
  (三)融资渠道多元化:个体私营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加强,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民间金融发展将获得较大的政策支持,融资环境大大改善。
  (四)产业发展集群化:个体私营经济集群内网络化分工协作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模式由“企业集聚”、“块状经济”模式向“产业集群”、“网状经济”模式转变。产业集群的发展将改变原来企业“扎堆”现象,向有机聚合形成多层次的创新网络系统转变,走上网络分工协作,促进产业互动的新发展之路。
  (五)活动空间国际化:个体私营经济将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入到贸易自由化、竞争全球化的大潮,逐步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的动机由“机会导向”和“成本导向”向“战略导向”和“价值导向”转变。中国的个体私营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个体私营经济存在的客观问题,本文作者认为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促进其实现“五个转变”,突破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坚持集约化发展,实现由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转变。这要求个体私营经济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育名牌产品;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走低耗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变“黑色发展”为“绿色发展”,从规模经济中寻求低成本扩张之路,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加强对内部员工培养、教育和激励,注意广招各类优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此外,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改造加以扶持,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合理确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关系,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便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为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保证;进一步清理阻碍个体私营企业人才流动的政策法规,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进行科学化管理,实现由家族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这要求个体私营企业必须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提高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水平;通过建立健全董事会,重新构筑企业全新的治理机制;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规范而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各方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不断拓展个体私营企业的持续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摆脱家庭情结的文化因素在企业中的影响,树立具有稳定性、吸附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来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以吸引有志人士为企业发展尽责尽力。
  (三)发展规模化经营,实现由单兵作战向集团经营转变。这要求企业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方针,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竞争优势的私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地政府要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积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发展一批、带动一片提高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瓶颈,加强以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为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四)促进公平化竞争,实现由相对单一化经营向多样化经营转变。这要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实践中“名放实不放”的“玻璃门”,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全面清理和废除不符合反垄断法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垄断,鼓励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行业
  监管,并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和自律功能,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投机化。
  (五)解决融资难问题,实现由依靠自身努力向内外结合转变。这要求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各方面都共同努力:
  1.企业要加强自身内部信用管理,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理清会计账册,方便外部审计,使投资者能随时了解财务信息,增强对企业的信任。
  2.政府应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抓紧出台担保机构管理条例,构建包括市场准入、机构定位、担保规则、担保对象设定、监管机构等在内的信用担保法制框架,加大金融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担保体系,扶持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发展商业性担保;明确担保机构的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原则,发挥政府在信用担保体系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格局;设立行业协会,负责对全国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管理,制定并执行行业标准和业务规则,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发展直接融资,鼓励个体私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产权转让、典当、拍卖等方式直接融资,为个体私营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民间融资,本着“民资民用,民用民资”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非公有经济投资。将政府设立的财政性引导基金、财政性补助扶持资金向个体私营经济开放,对重点个体私营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以及产品升级转型进行财政扶持。
  3.金融机构要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有规模的民间投资项目,优先给予流动资金和项目贷款支持;根据个体私营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新业务、新品种,同时建立新的风险控制办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地方金融机构要考虑吸收民间资本,积极探索银企合作的有效形式;探索成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个体私营企业银行及金融服务组织,加快建设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对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准入要从简单看企业盈利能力、担保抵押等微观指标,提升到综合分析企业整体经济实力、潜力,以及市场发展方向等角度上来,走出信贷风险防范的误区,对基层商业银行建立约束与激励相对称的科学管理机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实施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渗透力;农村信用社在加大对农户贷款支持力度的同时,要积极支持民间投资者“农户+公司”等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优,结语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需要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个体私营企业自身也要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做大、做强、做久。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风浪中,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虽然也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化解经济快速增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契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不断优化和自我调适过程中,会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蒋泽中. 民企发展是由隐性向显性的过程[J]. 商界(评论), 2008,(09)
2 蒋泽中.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监管研究[M].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5
3 蒋泽中. 私营企业家族经营与职业经理人选择问题[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3,(06).
4 蒋泽中. 内部治理结构: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04).
5 蒋泽中. 私营企业的产权构成与效应[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4).
6 蒋泽中. 当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与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 2002,(64).
7 蒋泽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竞争与垄断问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02).
8 蒋泽中. 私营企业的人才策略[J]. 企业管理, 2003,(05).
9 蒋泽中. 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内部问题与对策[J]. 科技经济市场, 2001,(12).
10 郑海航,蒋泽中,邓小克.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10).
11 蒋北平. 新形势下中小型个体私营企业管理对策[J]. 企业研究,2008 , (5) .
12 徐善长.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06, (64) .
13 吴光玲. 新时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3) : 55.
14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制度、市场与个体私营经济[ J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3) .
15 吴晓梅.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与对策分析[J]. 科学·经济·社会, 2007, (1) .
16 李欣欣. 非公经济发展指标比重大增[J]. 了望,2007(40) .http://www.youerw.com/
17 孙晓胜,南婷.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逾7500亿美元,中国证券报2007 - 08 - 28.
18 外商直接投资趋势与“十一五”利用外资(一) [Z]. 中国网(china. com. cn) ,2007 - 12 - 11.
19 黄孟复.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报告(2003)[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0 姚润丰. 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力量[N]. 人民日报,2005 - 3 - 9.
21 程传兴. 论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原因的多样性[J]. 中州学刊,2007 (1) .
22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课题组.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化[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 (3) .
23 姜作培,陈峰燕. 构建和谐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J].中州学刊,2006 (15) .
24 刘迎秋. 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经济学动态,2005 (6) .
25 张彬,江海潮. 欧盟竞争政策对欧盟企业的激励[J].世界经济研究,2005 (4) .
26 赵锡斌,温兴琦. 中国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 (2) .
27 林毅夫. 毫不动摇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J].中国个体私营科技与经济,2004 (5) .
28 刘小玄. 个体私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J]. 经济研究,2004 (8) .
29 吕明晓.“个体私营经济”:为何主张与如何主张[J].企业家信息,2004 (10) .
30 陈凌,熊艳艳. 从政府到市场:国外国有企业个体私营化文献综述[J]. 经济社会比较,2004 (11).
31 郑斐. 信用问题与个体私营中小企业的发展[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新世纪以来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