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扑热息痛片中崩解剂选择的实验研究(2)

时间:2019-10-29 20:16来源:毕业论文
6.1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检查 15 6.1.1 外观 15 6.1.2 片重差异 15 6.1.3 硬度 18 6.1.4 脆碎度 20 6.1.5 崩解时限 21 6.1.6 溶出度 21 7 分析与总结 25 致 谢 26 参考


6.1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检查    15
6.1.1 外观    15
6.1.2 片重差异    15
6.1.3 硬度    18
6.1.4 脆碎度    20
6.1.5 崩解时限    21
6.1.6 溶出度    21
7 分析与总结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7
 1 研究背景
1.1 扑热息痛介绍
    扑热息痛(又名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学名为N-(4-羟基苯基)乙酰胺(N-(4-hydroxyphenyl)acetamide),是一种无臭,苦的白色结晶性粉末状,熔点为168-171oC,易溶于热水或乙醇,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醚。1878年,莫尔斯(Morse)首次成功合成出对乙酰氨基酚。1893年,对乙酰氨基酚首次在临床上被Von Mering使用。但直到1949年,对乙酰氨基酚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地使用,在此之前无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乙酰苯胺和非那西丁(均是退热解痛药)的活性代谢产物。扑热息痛主要用于治疗头疼、发热、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对阿司匹林过敏,有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相比,其退热效果相当,镇痛作用稍逊,无明显抗炎作用,但因其疗效确切、起效快、对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毒副作用小,从而成被世界卫生组织 ( W H O )推荐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首选退热剂。
    扑热息痛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但它水解出的游离的氨基酚能被氧化成杂质。扑热息痛水溶液的稳定性与PH有关,在PH=6时溶液最稳定,但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溶液稳定性差。扑热息痛在贮存时受潮会水解产生对氨基酚,而对氨基酚对人体的毒性很大,故药典规定要扑热息痛制剂中对氨基酚的含量。
    扑热息痛和非那西丁都属于苯胺衍生物,由于非那西丁毒副作用非常大,现已被禁止单独使用,仅能作为复方制剂中的一种成分存在。扑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物,毒副作用小,故代替非那西丁成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之一。
扑热息痛的不良反应:服用正常治疗量的扑热息痛时,有可能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严重者伴有药热及黏膜损害。服用过量扑热息痛时,会产生急性中毒,最终导致肝脏坏死。
1.2 扑热息痛片研究意义
苯胺有较好的解热功效,能成为解热镇痛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但由于苯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非常大副作用,故被世界卫生组织严令禁止用于药物治疗。非那西丁经人体代谢,生成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对乙酰氨基酚比非那西丁毒副作用小,解热镇痛作用好。该药又名扑热息痛,自20世纪40年代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自60年代以来,发现非那西丁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临床逐渐以对乙酰氨基酚取而代之。[1]在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之际,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热。故本文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片剂中的崩解剂,探索能制备出性能更优异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处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扑热息痛药理作用
    扑热息痛作为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之一,其缓解热作用十分缓和而且持久,与阿司匹林相比,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毫不逊色,扑热息痛与阿司匹林最大的区别在于扑热息痛无抗炎功效。经科学家证明,导致扑热息痛无抗炎作用的原因是扑热息痛瑞然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使得前列腺素的合成受阻,但扑热息痛对于外周组织的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较少,从而使得外周组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几乎不受影响,故扑热息痛在人体中并无抗炎功效。 扑热息痛片中崩解剂选择的实验研究(2):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418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