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優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2790字】

时间:2023-06-05 21:57来源:毕业论文
優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2790字】

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


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论文网理,比较两组患者,比较两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护理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7(a)-0169-03

为贯彻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改进护理服务质量,优质护理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优质护理目标为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供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1]。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关于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中的应用研究甚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纳入标准:初诊急性心肌梗死,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听说读写。语言交流能力异常,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合并精神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5。04±6。0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40例,高中及其高中以上25例;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39例,自费26例;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糖尿病10例;对照组:63例,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4。99±6。12)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41例,高中及其高中以上22例;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38例,自费25例;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糖尿病9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如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

1。2。1饮食护理嘱咐患者摄取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取适量的脂肪,少食多餐,戒烟戒酒,控制1500~2000mL/d饮水量,控制食盐摄入量(≤5g),监测体质量,体质量增幅应严格控制于2kg/周,监测电解质动态变化,纠正和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现象。

1。2。2运动护理避免运动量过大,根据心功能分级选择合适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具有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应注意运动后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避免精神刺激。

1。2。3心理护理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缓解心肌梗死反复发作性导的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疾病病情的康复病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自我监测增强患者及其家属自我监测能力,及时发现临床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发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对症治疗处理,有助于早期诊治疾病和调整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3],其中SAS评分≥50分时为焦虑,SDS评分≥50分时为抑郁,SAS评分。SDS评分值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4]评估生活质量水平,内容包括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四个维度,最好(0分)~最差(5分),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③护理满意度[5]参照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言谈举止。接待态度。应变能力。巡视病房。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规范用药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由患者本人自行填写,填写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统计护理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护理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倾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负面情绪,改善护理质量在改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作为以病人为医疗服务机构,由单纯生理护理逐渐向生理心理护理方向转变,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需求,持续关注护理质量管理原则,构建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病房[6]。但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效果研究甚少。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5。02±4。05)分,护理为(43。65±4。1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为(64。58±5。03)分,护理后为(53。14±3。61)分,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65。02±4。05)分,护理为(43。65±4。1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为(58。14±3。99)分,护理后为(51。17±4。01)分,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朱凌燕等[2]报道的结果一致。

后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程度比较无差异,护理后,全部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程度均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优质护理患者负面情绪均明显改善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同时优质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社会限制。体力限制。情绪和症状)评分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改善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因此,优质护理在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中的意义重大。优质护理要求:①强化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培训,完善良好的临床护理操作水平在改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7]。②积极落实责任制,完善护理培训和管理水平,整合了解患者的个体特异性,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改善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和督促用药规范性,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8]。③普及健康宣教活动,通过教育增强患者对自我监测能力,及时发现不适症状,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和调整治疗方案。④建立有效的临床护理思维模式,以负责。仔细。认真的服务态度,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加强心理护理,实现护理-患者零距离。由于护理排班制,以常组织。常清洁。常规范。常整顿和常纪律要求强化病房巡视和护理查房制度,及时发现护理相关问题[9]。⑤纠正不良言谈举止,响应微笑服务,落实护理服务意识,落实优质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優质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2790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7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