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優质护理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565字】

时间:2023-06-05 21:54来源:毕业论文
優质护理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565字】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对照组的基论文网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措施,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复查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优质组SAS及SDS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98。61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7。0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7-0098-02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多见于老年人群[1]。随着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冠心病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多的影响[3]。由于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较低。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冠心病患者,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参照文献[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订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排除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等患者。其中,优质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43~78岁,平均(53。9±10。8)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8例,Ⅱ级27例,Ⅲ级20例,Ⅳ级7例。对照组男39例,女33例;年龄41~76岁,平均(53。4±11。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26例,Ⅲ级21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为患者创造整洁。卫生。安静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遵照医嘱用药,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密切监测血压水平等。优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及恐惧的心理,严重影响了休息和治疗,也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多与其交流。沟通,向其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危害,促使其主动释放心理的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默想松弛法及渐进放松疗法等,可以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松弛患者紧张的精神状态。(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通过宣传手册。宣传栏及视频讲座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提高其认知能力及治疗的依从性。(3)行为调节。指导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听舒缓的音乐或进行意念放松锻炼等,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告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可过量,以活动后患者心率比休息时增加30次/min,无胸闷。心悸及气短等临床症状为宜[5]。(4)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指导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参加户外运动,多与人交流,保持低盐低脂富含营养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夜间胸痛发作时可以舌下给药,以便尽早治疗[6]。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2)依从性。在干预前后评价,主要包括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及生活习惯依从性3个方面。患者能够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服药。定期复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依从性优,否则为依从性差。(3)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护理质量等方面,分为非常满意。合格及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合格)/本组例数×100百分号。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优质组SAS及SDS评分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优质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优质组护理满意度98。61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内沉积的大量脂质,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塞,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缺氧。坏死,从而使得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7-8]。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尚不能完全治愈冠心病,主要是通过药物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抑郁不仅与冠心病相关,而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0]。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越高,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从而加重病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治疗周期长,且效果不十分显著,因此,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优质护理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实施高质量基础护理的同时,全面提升护理水平,落实护理责任制,围绕着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11-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优质组SAS及SDS评分改善更加显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查依从性及生活方式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優质护理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56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6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